開明十三年,春,三月。
齊爾拉邁步踏入燁京西城門外的聚緣茶樓。
這些年來,燁京城發展得很快,規模也比以前擴大了一倍不止。城里裝不下,自然只能發展到城外,于是圍繞著城墻,形成了一個自發的"郭",其繁華程度并不比城內遜色。
一來城中地皮少,很多新鮮東西都只能在城外弄,不管是比賽還是戲臺,都是這邊更寬敞。二來,無數外來人口聚集到京城,城里住不下,自然只能住在城外。三來,這城外還有一樁好處,那就是不要入城費,房屋物價也比城內略低。
齊爾拉早就已經考上了女官,當然不需要住在這里,今天到這里來,是為了等人。
當年三人一起入讀蘭澤書院,但最終學有所成的卻只有齊爾拉一個。拉吉和金爾特上了七年才終于通過結業考試,對于入仕也沒有興趣,索性利用起自己外族的身份搞起了雙邊貿易。
后來他們更是在齊爾拉的介紹下,跟臨州那邊張虹管理的紡織工廠建立起了合作關系,在部落里設置養殖點,專門為工廠養殖一種價值極高的細毛羊,大大改善了部落的生活。
除此之外,金爾特和拉吉也兼職當老師,將自己的所學教給部落里的孩子。
前年大越開始推行村學,每個村子里都會設立一所學堂,請老師來教課,兩個部落就想辦法把孩子們送去了邊境的村莊上學,拉吉和金爾特才終于結束了這份折磨人的工作。
至于年紀比較大,也已經學了一些東西的學生,他們便打算送到大越來,進書院深造。
目前齊爾拉聯系的蘭澤書院,陸裳聯系的挺秀書院都有意招收部落留學生,但都要求必須通過入學考試,所以今年,拉吉和金爾特會把學生們送過來。
齊爾拉前幾日收到信,估算了一下他們抵達的日期,便每天派人到城門口來等。今天她休沐,索性自己來了。反正就算等不到人,在城外聽戲看比賽,消磨一下假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刻,她就打算先進茶樓里喝一壺茶,聽說書先生講上幾段剛剛出爐的新鮮事。
誰知剛進門坐下,茶都還沒點,就有人一陣風似的跑進來,大喊,"那邊被欄桿和幕布圍起來的地方拆了"
齊爾拉還沒反應過來,茶樓里的茶客們已經一邊驚呼著,一邊呼啦啦地往外跑。她于是也站起身,跟在人群之中往外走。快要走到地方的時候,她終于意識到那人說的是什么了。
工部燒制的水泥已經成功了,而且還分了好幾種不同的標號,用途各不相同。
他們本來打算直接動手,對京城的街道進行改造,但陛下說,這種事,還是要先讓百姓接受才好,于是就叫工部的人在城外圈一塊地方,先做個試點,看看效果。
燁京城四個城門,北門是皇宮專用,自不必說,余下三個城門之外,都新建了一片片的房屋樓宇,但相比起來,東門和南門還是要比西門更加繁華一些。所以工部就在人比較少,地價也便宜的西城門外圈了一處。
這地方,自從拉上幕布,釘上柵欄,不許百姓靠近,就引起了無數人的好奇心。
都知道是工部奉陛下的命令,不知要在這里修建什么,反正只看到沙子和裝在袋子里的土一車車地往里拉。有猜宮中終于要建行宮的,也有猜必然是利民之物的,就連報紙上也因此熱鬧了好陣。
不過,那也是幾個月之前的事了,百姓們的新鮮勁兒過去了,很多人也不在特意湊過去打探。
不想竟然這就拆了,事先半點消息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