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對此笑得合不攏嘴。
當時他真的只是隨口一說,畢竟看到好東西,想弄回家里,這也是人之常情嘛誰知道最后居然真的辦成了
而這個發展,也帶動了其他部落的積極性。
大越邊境的互市,收購草原上出產的一切,其中礦石是重中之重。但一來草原部落的勘探和開采技術差勁,二來他們也有點防備大越的意思,每次都只賣一點點,不愿意太多。
不過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只要他們送來,再少大越這邊都是照收不誤。
他們自覺這種應對很聰明,可此刻看到山部和直部得了好處,心里難免不是滋味。從一開始,山部和直部就是最親近大越的兩個部落,所以,他們是不是也應該轉變思想了
對于很多小部落而言,依附大越,或許會是比自己發展更好的一條路。所以他們組成聯盟,開始與邊境的幾個州縣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倒是幾個大部落,尚在觀望之中。
不過,以后他們就會發現,小心謹慎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自視甚高更有可能錯過機會。大越正走在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上,拖延的時間越長,自己就越是落后。
雖然總說朝廷也有管不到的地方,但與其說是管不到,不如說是不想管,或者確切地說,是與這件事相比,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管,暫時騰不出手來,索性聽之任之。
是一個優先級的問題。
在賀星回看來,自古以來,大部分的朝廷官員,都將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政治斗爭上。
或許對于身處其中的他們而言,這確實是比政績更重要的事。光是能干沒用,想要平步青云,站對位置更重要。很多皇帝自己也很認可這個規則,于是也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制衡"上。
對他們來說,治理天下只是掌權之后的順手為之,是為自己增加手里的砝碼。
又或者,朝堂就是他們的天下。
所以有時候,朝政糜爛是因為沒有能臣,一群庸人將朝堂拖入了泥潭之中。但有時候,滿朝都是能臣干將,可精力沒有放在正事上,朝政也未必會好多少。
斗爭當然是不可避免、隨時存在、難以消泯的,所以賀星回要做的,只不過是用利益推動和裹挾所有人,讓他們至少將七成的精力都放在辦正事上。
只是這樣,就能給人一種朝堂上下齊心協力的感覺,就沒有什么事情是辦不成的。
在道路建設這件事上,尤其如此。
因為好處是肉眼可見的,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利,再加上嚴格的監管,自然不會有人伸手阻撓,于是整個過程都顯得十分迅速高效,不到一年的時間,所有的道路都改造鋪設完成了。
改造之后的道路,跟試點工程一樣分了人行道和車行道,寬闊而流暢,之前那種時不時擁堵一番的情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而有了平坦的道路,甚至不需要朝廷去組織,就有人看到了商機,很快,公共馬車和能拉人拉貨的人力車的身影就出現在了街頭巷尾,極大地方便了想要出行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