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嘆了一口氣,"那我過去看看。"
藏書館之中,有好幾處看書的地方,其中梅蘭竹菊四個書齋,是最手歡迎的。畢竟這是四君子,也比喻讀書人的品格。其中尤以竹齋環境最為清幽,被包圍在一片竹海之中,綠意森森,縱然是夏日也沒有半分暑熱,只有一片沁涼,最宜讀書。
但這段時間,竹齋都被一個大家不能提起姓名的人霸占了。
這在袁嘉看來也是一件稀奇事。因為在她看來,她親爹皇帝,雖然興趣廣泛、愛好多樣,但唯獨不怎么喜歡讀書,特別是那些枯燥的經書。現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就跑到藏書館來看書不說,還一待就是許多天。
要知道,他的右胳膊現在還被固定在胸前,夾板都沒有拆呢。
袁嘉一路走到竹齋,本來出了一身的汗,走進竹林之中,被風一吹,頓時從里到外只覺得清爽。加以滿目綠意,著實令人心曠神怡。而這樣一個看書的好地方,卻不能為自己所用,怎不令人嗟嘆
書齋的門沒有關,袁嘉走到門口,就見皇帝左手執筆,正在紙上寫著什么。
他的左手字是專門練習過的,縱然只有一只手,也是架勢十足。
寫完之后擱下筆,又拿起蓋在一旁的書,繼續翻閱。這樣子,看起來倒像是在查找什么資料了。
素嘉看了一會兒,才伸手在門扉上輕輕敲了兩下。
皇帝抬起頭來,看到是她,立刻面露喜色,招手道,"來得正好,過來幫朕翻書。"
袁嘉∶
不過她也確實好奇皇帝在查什么資料,便利索地走過去,接過他手里讀書,一邊問,"父皇可是在查什么東西的資料"
"不錯。"皇帝示意她看自己面前的紙。
袁嘉低頭一看,卻見上面記著的,都是一些神話傳說,于是就更加茫然了,"這是什么"
"這是素材。"皇帝端起茶盞潤口,言簡意賅地解釋道,"朕要寫個話本。"
這雖然聽起來很突然,但倒也頗為符合皇帝的氣質,袁嘉竟然不是特別意外,"與神話故事有關的話本這樣的題材,目前市面上雖然也有,但確實不多,而且大都是不成體系的小故事。
看皇帝查的這些資料,卻明顯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要搞個大事了。
所以袁嘉說到這里,竟也來了興致,"父皇想寫什么樣的話本,不如加我一個"
別的不敢說,寫話本,她還是很有經驗的。畢竟女子從軍記就是她主筆,至今仍是讓無數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呢。
皇帝打量了她一下,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份實績,于是點頭道,"正好,此事就交給你辦。回頭你弄個章程"
話還沒說完,袁嘉就先"撲哧"一笑,打斷道,"父皇你什么時候也跟母后學會了,動不動就叫人擬一份章程出來。現在滿朝上下,聽到''章程''二字,都忍不住緊張。"
皇帝不以為然地道,"好用就行。"
那確實是的。雖然朝臣們被皇后要求寫章程的時候很發愁,可是當他們交代下頭的人辦事時,也習慣開口就要章程。畢竟把要辦的事情都寫出來,確實條理清晰、一目了然。之后再查漏補缺,就容易多了。
于是袁嘉花了一周左右的時間,一邊幫皇帝整理資料,一邊寫計劃書。
既然是皇帝主持,要搞大事,那就弄得更大一點。袁嘉覺得,他們完全可以整理出一個完整的神話體系,梳理出人物關系,填補上空白之處,演繹成一個完整的世界和故事。
不過這么一來,要做的準備工作就太多了,所以這計劃書才寫了那么久。
等她寫完了,送到皇帝面前,就連皇帝也嚇了一跳,"這個題目是不是太大了"
"大不好嗎"袁嘉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