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鑼鼓喧天、彩旗飄飄,這種熱鬧不是平日能瞧見的,更何況還有龍顏可看,這可是皇帝親自上臺表演啊。
李沐好不容易擠入人群,找到了尉遲恭的帥旗所在。
與尉遲恭會合了,李沐才知道,李世民率文武百官正在太廟祭祀神靈,保佑大軍戰無不勝、早日班師。
而尉遲恭也在忙碌得配合著城門外的儀式。
一群人屠宰牛羊,獻祭土地與谷物神。
出征的將士整齊列隊,屠宰后的牛羊還要抬著在隊列左右轉一圈,是為“殉陣”,并有專人大聲宣布“不用命者斬之”。
尉遲恭親自將牲血淋在軍器上,是為“釁”,象征性的將作戰使用的旗號、戰鼓、金鐸、兵器等淋上一點牲血。
可讓李沐奇怪的是淋過牲血的東西卻要被放回庫中保存。
好不容易等祭祀結束,宰殺的牛羊被煮熟了,專門有一伙人拿著肉分給列隊的將士們享用。
李沐自然也分到了一份,問了邊上尉遲恭的親衛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胙肉”。
城外的儀式告一段落,這時從城門內傳來鼓樂聲。
時間正好,李世民踩著這個點引領著文武百官出城而來。
李世民此時坐著紅鬃白馬拉的車,左右和二十四名太監、宮女持依仗,隨后是身著禮服的文武百官,數千禁軍左右各兩列,在最外圍維護秩序。
此時鼓樂漸變,加入了軍中大鼓捶擊聲,變得震天動地、氣勢雄渾。
聞聽者莫不爭眼瞪目、熱血沸騰。
問了旁邊之人,李沐才知道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秦王破陣樂”。
看著端坐在馬車上,越來越近的李世民,一時間李沐心中生出一種被李世民氣勢碾壓得無法呼吸的感覺。
而列隊的數千將士竟在此時應和著鼓點大聲喊著“萬歲”、“萬歲”……。
李二的氣場太強大了,李沐心中感慨著。
此時,李沐看見李世民的馬車上還有一個身著明黃蟒袍的年輕人。
心中瞬間想到,在李世民身邊敢穿明黃蟒袍的恐怕也只有當朝太子李承乾了。
只是李沐來長安半年了,還是第一次看見李承乾。
李沐暗想,看來李世民對太子還是相當寵愛的,否則此時也不會帶在身邊。
在慷慨激昂的“秦王破陣樂”聲中,李世民來到尉遲恭陣前。
尉遲恭率眾將士跪拜山呼。
李沐自然也在其列。
此時,有宦官將數只麋鹿放出,李世民取金弓,一箭射出,一只麋鹿應聲倒地,然后有宦官上前抬起,送往太廟祭祀。
過后,樂聲再變,房玄齡代表李世民向尉遲恭授予了“節”、“鉞”。
本來,這“節”、“鉞”應該由兵部尚書代表李世民授予的。
可此時侯君集還遠在青海,尚未班師,便由中書令房玄齡暫代了。
到了此時,正式的儀式才告一段落。
李世民下了馬車,有宦官端來酒具,李世民親自斟滿兩盞,一盞遞給遞給尉遲恭,一盞自持。
二人同時仰天俯地,敬天地神靈,灑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