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高士廉還是長孫無忌的親舅舅,可話中之意卻沒有幫著長孫無忌。
那他的言語就讓人琢磨不透了。
不僅是在場官員們琢磨不透,連長孫無忌也想不通啊,他甚至懷疑高士廉是不是老糊涂了。
亦或者,是不是高士廉還在以為李沐與自己交好,沒有得到李沐身世的消息?
長孫無忌有些后悔,昨夜應該去高府與舅父通個氣的。
這時,宋國公蕭瑀出列奏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司空長孫無忌彈劾開國伯李沐,攻打司空府、包庇逆犯、要挾司空、頂撞太子四宗罪,其關鍵之處在于,是否認定常寶是逆臣。如果認定常寶是逆臣,那李沐四罪皆可認定,反之,常寶無故被擒,李沐為其出頭,人之常情,罪名自然不成立。”
蕭瑀的話,引得大部分官員暗暗贊同,他們現在心里都暗暗焦急,皇帝啊,你倒是先定個性啊,那我們也可以順水推舟,不是嗎?
可讓人失望的是,面對宋國公蕭瑀的諫言,李世民依舊不動聲色。
李沐開口道:“常寶是不是逆臣,其實貞觀初陛下就已經有了明確旨意,從犯不究,凡有再議建成從屬謀逆者,以誣告罪論處。”
此言一出,殿中心有順勢而為者,皆打消了念頭。
李世民當初為平定人心,確實下過此令。
而就在這時,長孫無忌開始真正的進攻了。
“李沐,休要再花言巧語,阻礙圣聽,陛下是說過從犯不究,可并沒有說過不究主犯。”
李沐轉向長孫無忌臉色平靜,沒有說話,他知道,這一刻,要來的總會來。
長孫無忌從懷中掏出一頁紙來,擎在手里,沖李沐陰狠地一笑,然后大聲道:“啟奏陛下,臣有證據證明,李沐是首逆李建成之子,臣手里所持,便是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
滿殿嘩然,雖說昨夜坊間,謠言滿天飛,可畢竟是謠言。
如今長孫無忌當殿指證,還信誓旦旦地說握有實證,這就截然不同了。
十一年了,第一次確實聽聞李建成還有子嗣,這個消息,讓滿殿官員大驚失色。
這時,李世民終于開口了,“呈上來。”
長孫無忌將手中口供,交于前來轉呈的太監。
李世民掃視了一遍,將口供放在案上,轉向李沐,沉聲問道:“李沐,你還有何話說?”
李沐聽到長孫無忌說有常寶畫押的口供時,心中已有了不好的預感,常玉怕是兇多吉少了。
以自己對常玉人品的了解,他絕不會是個出賣自己的人。
況且,常玉就算怕死,也明白只有咬死不認,才能活命的道理,如果出賣了自己,自己一死,他豈有能活下來的道理,所謂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既然長孫無忌有了手中口供,那只能說明常寶遇害了。
而長孫無忌手中的口供,必定是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