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沐官職不屬于常朝的官員,不屬于參政的大臣。
也就是說,李沐雖然位高,但權不重,無法直接參政。
所以,送行之后,李沐便回了王府。
直到接近午時,李沐正陪著母親和二姐用膳。
鄭狼牙衛散布在京城中的耳目,看到緝拿楊務廉的通告,將消息匯總到常綠云處時,李沐才從常綠云口中得知長孫無忌在朝堂上彈劾楊務廉。
長孫無忌彈劾楊務廉罪狀有三:貪污、行賄、虐待百姓。
李沐剛聽到時,腦子里第一個反應就是三樁罪屬實,自己在去年年底時就想彈劾楊務廉,后被孫福諫言勸阻。
楊務廉此人在歷史上就是因貪污數千萬錢(數萬貫)被罷官流放的,本來論罪該處斬的,后因念及其功勞,才法外施恩改成流放。
所以,李沐對此并不意外,聽到消息也就沒當回事。
鄭觀音卻蹩眉問道:“楊務廉是何職務?”
“交通監少監,負責長安至伏俟城直道修建。”
“我兒是交通監令正,他是你麾下官員,我兒要小心啊。”
李沐聞言心中一凜,對啊,以長孫無忌的能耐,楊務廉貪污等事早已知道,為何在此時彈劾?
李沐一直小心留意著長孫無忌的反擊,可一個月來,長孫無忌沒有任何反擊的舉動。
倒讓李沐漸漸松懈下來。
可現在被母親的一句話,李沐的心拎了起來。
所謂無官不貪,不管在哪朝哪代,不貪污的官員是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試想,一個官員的俸祿,養家糊口自然是夠了,可問題是哪個官員不需要承上啟下、迎來送往?
如果真當了兩袖清風的清官,那就表示你必被官場駢棄。
所有官員都會將你當作是異類。
所以,憑著俸祿是遠遠不夠的,那就只有兩條路,一是拿家中錢財往里貼補,二是貪污受賄。
選一條路,不言而喻。
所以,長孫無忌彈劾楊務廉絕對不會是因為他正義之心萌動。
因為長孫無忌自己就是個大貪巨貪,他的程度遠比楊務廉深得多。
可李沐一時想不明白,可以楊務廉與自己根本上無一絲牽扯,長孫無忌會如何將矛頭引到自己身上。
就在李沐深思時,府衛來報,“門外有自稱是交通監少監楊務廉的求見。”
李沐心中有些厭煩,本想立即令府衛去打發了楊務廉。
可鄭觀音卻開口道:“傳他進來。”
李沐便不好再說話了。
不一會兒,楊務廉被帶進府來。
一進來也不向王妃、嗣王見禮,就撲倒在李沐腳下,連基本的禮儀都不顧了。
“大王,大王救命,臣冤枉啊。”楊務廉哭喊道。
李沐厭惡地用力抽回了被楊務廉抱住的腳,心道,你如果是冤枉的,那普天下就全是冤魂了。
鄭觀音開口了,“楊少監,且起來說話。”
楊務廉這才醒悟息王妃在座。
“臣叩見息王妃,叩見嗣王。”
“將來龍去脈細細說來。”
楊務廉泣道:“臣一直盡心修筑直道,可不想今日被司空在朝堂上彈劾,若不是有故交報信,臣怕現在早已經在天牢里了。”
李沐喝道:“說說長孫無忌彈劾你的三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