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公尉遲恭、宿國公程知節、褒國公段志玄三人協助平叛有功,也一并議賞。”
我去,李沐聽得惡心,尉遲恭三人這么跑了一趟,未發一矢,居然是協助平叛有功?
“司空長孫無忌向朕告發候君集謀反,朕才能及時趕回京城,如此大功,不可不賞,即日起位晉司徒。”
長孫無忌、尉遲恭等四人躬身道:“臣叩謝陛下隆恩。”
“李沐,朕令你即刻將神機衛帶回李家莊整肅,無朕旨,不得外出。”
李沐此時卻愣了,長孫無忌告發候君集?
他們不是狼狽為奸嗎?
看李世民的樣子不象做假,這恐怕也做不了假。
再看尉遲恭等其余三人的樣子,對李世民說長孫無忌告發候君集之事,并無驚訝的表情,說明這三人是知道長孫無忌告發的。
李沐心中突然靈光一閃,想通了。
我去,這老賊忒狠了吧?
長孫無忌設下此局,一邊慫恿候君集攻打王府,一邊向李世民告發候君集。
能殺死自己最好,自己一死,長孫無忌就會上奏皇上,李沐謀反,候君集率兵平叛。
如果自己死不了,他就會同尉遲恭等三衛對候君集平叛了。
仿佛是要故意刺激李沐一般,長孫無忌又躬身道:“皇上,臣還有候君集一罪稟告。”
“講。”
“候君集與張亮勾結,密謀謀反,其間私下以舊充新,隱匿下大批軍器藏于岐州折沖府,幸好嗣王李沐在調查魯寧被殺一案中查獲這批軍器……。”
李世民怒道:“此賊安敢如此?軍器如今在何處?張亮又在何處?”
“軍器已重歸武器監封存,只是……候君集狡詐兇殘,見軍器之事敗露,竟派死士將張亮暗殺在邠州至長安的路上。”
李世民怒極反笑,“傳朕旨意,張亮參與叛亂,抄家、誅三族,婦孺沒入教坊。”
李沐聞聽長孫無忌的這番表演,心中五味雜陳。
這老賊太狠了。
自己前面的判斷其實只對了一半。
長孫無忌謀劃此事,他的主要目標并非是自己,自己如果死了,最多在長孫無忌的謀劃中,只是一個額外的收獲。
這個局的主要目的,還是將張亮、候君集除掉。
張亮自然不會真是候君集派人暗殺的,反而應該是長孫無忌派人暗殺的。
長孫無忌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候君集的結局——死。
不管候君集有沒有刺殺自己成功,長孫無忌的告發密奏都已經在送給皇帝的路上了。
可憐候君集恐怕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不過是個夜壺,用的時候拿出來,不用的時候一腳踢進床底下,不管擊殺李沐是否成功,他都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