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沂突然問道:“你什么時候出發的?”
那人道:“殿下聞聽將軍被困那一日,算起來已經十天前了。小的出發時隨行十二人,至高昌后,分成四路向北搜尋。可半路遇見突厥斥候,為了掩護我,另外二人……陣亡了。”
薛萬均、李沂對視一眼,重新燃起了希望。
這信使十天前出發的,那就算朝廷已經出兵,他也未必知曉。
李沂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那人卻道:“小的既然知道了將軍的方位,便須回去稟報。還請將軍賜小的一匹戰馬。”
薛萬均皺眉道:“你此時回去,與送死無疑。”
那人慨然答道:“職責在身,就算送死,也須回去。”
薛萬均聞言動容。
李沂點點頭,令人給他一個水袋和一匹戰馬。
目送著他離開軍營。
薛萬均、李沂相視苦笑。
好不容易來了個信使,竟然是遠在杭州的李沐派來的。
而朝廷卻沒有出兵的消息傳來。
可眼下缺少軍糧,大軍岌岌可危,怕是等不到援軍到來了。
無奈之下,二人商議著是不是殺馬救急。
可戰馬是戰士的命啊,特別是在這種被圍困的情況下,萬一援軍不止,沒有馬匹,就算想突圍都不可能。
在征詢將士們意見時,將士們紛紛表示,寧可戰死,也不殺馬。
在這種情緒下,薛萬均、李沂二人覺得軍心可用。
決定組織突圍。
但二人心中很清楚,突圍的成算不大。
十天前固守待援,是為了保存實力。
而現在決定突圍,是為了讓一部分人活下去,不至于全軍覆沒。
這很明顯,除非有一部能牽制住敵人,并且負責斷后。
否則就處憑借神機衛的火器,強行突破,也會遭到前堵后截。
“薛大總管,你是主帥,理應由末將殿后。”李沂冷靜地說道,說著說著,李沂的眼睛紅了,“神機衛自我大哥創建以來,還沒有遭遇如此不堪境地,若茍且偷生,有何顏面面對大哥……。”
“李將軍,此戰輕敵,非你之過。”薛萬均嘆道,“若論過失,也是某之過,六萬大軍啊,眼見無法保全,某有何面目回朝堂,面對陛下和諸公?不必說了,某為你殿后,神機衛乃我朝精銳之師,不可盡沒于此地。”
李沂不答應,爭執道:“大總管是主帥,我乃偏將,豈有偏將棄主帥而不顧之理?神機衛自上而下,從沒有這種做法。”
二人爭執了半天。
最后薛萬均終于讓步。
二人執手眼紅,同袍之義在這種絕境下,儼然成了雙方心中唯一相互溫暖的依仗。
……。
次日凌晨,天色還未亮。
李沂率神機衛向南,也就是來路發起了全力突擊。
憑著最后僅存的火器,殺出了一條血路。
但也僅僅是突進數十里,饑餓的將士們已經精疲力竭。
尾隨的薛萬均部此時才發力,越過神機衛部繼續向南突圍。
而神機衛被四面八方涌來的突厥大軍團團圍了起來。
整片大漠上,近十萬人在那拼殺。
噴灑的血液落入沙中,迅速被吸干。
留下的暗黑痕跡,也被隨之而來的腳,給踩沒。
薛萬均不顧一切的向南突圍。
將士們一旦受傷,都主動回身,進行攔截。
誰都明白,這一次,能逃出一部分就已是萬幸。
強行突圍的代價,就是犧牲一部分,為另一部分人換得生機。
好在李家莊制造的鎧甲確實堅固,只要不是被胡刀砍中脖子和四肢,尋常的弓箭射不穿唐軍身上的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