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月后,李勣率軍自通定渡過遼水,到達玄菟。
高句麗非常害怕,城邑都閉門自守。
李道宗率五千人到新城。
張儉率軍渡過遼水,向建安城進軍,擊敗高句麗兵,斬首數千級。
李勣攻占高句麗的蓋牟城,俘獲兩萬多人,糧食十余萬石。
李沂率軍從東萊渡海,進攻卑沙城。
程名振率軍在夜里到達,王大度為先鋒。
次月,唐軍攻占卑沙城,俘獲男女八千人。
總管丘孝忠等聚兵于鴨綠水畔。
李世民與李勣在遼東城匯合。
之后,唐軍進軍白巖城。
高句麗烏骨城派一萬多軍隊支援白巖城。
契苾何力奉命率八百騎兵從側翼襲擊。
契苾何力親自殺入敵人的陣地,被亂槍刺中腰部。
薛萬備奮力救出契苾何力,契苾何力以腰帶捆住傷口,繼續作戰,跟隨他的騎兵奮力進攻,打敗高句麗軍,追殺數十里,斬首千馀級,至日落天黑才停止追擊。
七月,唐軍占領白巖城。
李世民改白巖城為巖州,改蓋牟城為蓋州。
之后,李世民親率大軍進攻安市城。
正如李沐所言,此時靺鞨人出現了。
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率高句麗、靺鞨兵十五萬來救安市城。
李世民令阿史那社爾率一千騎兵誘敵深入,然后在安市城東南邊八里的地方,依山設伏。
大敗高句麗、靺鞨聯軍。
延壽等人率殘部依山固守,被唐軍包圍。
最后延壽等人率殘部投降。
由此唐軍掃清了安市城外圍,對安市城完成了包圍態勢。
八月,唐軍強攻安市城,卻遭到高句麗頑強抵抗。
攻了一個月,未能取得進展。
唐軍已經連續進攻半年之久,兵疲馬乏,戰力已經接近極限。
李世民下令,全軍休整,待恢復體力、士氣再一舉拿下安市城。
可惜,接下來的事,宣告了此次北伐必將半途而廢。
齊王李祐反了。
李祐是李世民的第五子,生母陰妃。
雖說李祐是李世民的兒子,可陰氏卻與李家有著血海深仇。
陰妃的父親,也就是李祐的外父陰世師,隋末與代王楊侑留守長安。
李淵太原起兵后,幼子李智云被陰世師所殺,年僅十四歲。
陰世師又讓京兆郡訪李淵家族的五廟墓葬所在并發掘。
李淵入長安后,亦以陰世師拒義兵為由將其殺害。
李祐在這種背景下出生長大,性情自然而然就怪異了,和李承乾一樣,這個李祐也是一個飛鷹走馬的紈绔子弟。
李祐之所以突然造反,是因為他殺了王府長史權萬紀。
王府長史是朝廷任命,輔佐并監督藩王日常的。
可偏偏權萬紀又是一個性情偏狹、極端嚴厲之人。
于是,李祐和權萬紀便經常死磕,雙方矛盾越演越烈,李祐一怒之下殺了權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