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糧草,言明會以騾馬、人力進行補給。
這讓李沂懷疑朝堂上的人是不是瘋了。
糧草翻越金山,去補給四萬大軍?
原本計劃就地補給雖然有些荒唐,但金山是突厥的發詳地。
附近有兩大綠洲,人口稠密。
就地補給還是有可能的。
可李沂越過金山之后,所遇到三兩個小部落,加起來總人口不過千余人。
用他們的牲畜來補給四萬大軍,還得繼續西進?
簡直是笑話。
原定的計劃是,李沐率軍越金山向伊州發起攻擊。
而李勣挺進至瓜州一線,向北突進。
如此一南一北夾擊焉耆、高昌,達到圍殲入侵之敵的目的。
可如今李勣苦守甘州,沒有能力北進。
伊州、焉耆、高昌、瓜州、肅州,自北向南,皆在突厥人手中。
朝廷竟荒謬地令神策衛繼續西進,難道要將四萬大軍送入虎口不成?
于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沂不顧朝廷命令在伊州以東,背靠金山扎下營來。
同時下令減少將士每日口糧,準備固守待援了。
可十余日轉眼即過,李沂僅是得到了零星的補給。
這還是役夫不顧生命危險,翻越金山送來的,不少役夫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李沂知道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結果無非兩個。
一是大軍因缺糧而崩潰,二是撤兵,原路返回。
可這兩個結果,對李沂都是致命的。
李沂為難,無法決然下令。
就在此時,一個突厥小隊豎著白旗進入了神策衛的防區。
他們自稱是處月族首領朱邪克勒的信使。
李沂得知后,下令召見了他們。
當初浮圖城之戰時,李沂見過朱邪克勒,也知道李沐與朱邪克勒暗中有交易。
此時聽說朱邪克勒的信使到來,李沂滿心以為朱邪克勒是要為他提供糧草了。
雖然李沂知道侵襲大唐的突厥軍隊中有朱邪克勒的份。
但他相信李沐的眼光,認為朱邪克勒很可能是李沐的內應。
他甚至認為,朱邪克勒鼓動突厥聯盟南下,是李沐私下的安排。
這也是他不顧朝廷嚴令,遲遲沒有向伊州發起進攻的原因之一。
“小見過大將軍。”
“免禮,你家首領派你來,所為何事?”
“小的奉首領之命,為將軍送來糧草。”
李沂聞言大喜,“送來多少糧草?”
“大將軍放心,足夠殿下大軍三天的口糧。”
李沂心中“咯登”一下,三天口糧,剛剛夠大軍至伊州,這如何攻城?
那人見李沂沉默,躬身道:“首領讓小的傳話于大將軍,大將軍只須駐扎此處,無須進攻。”
李沂道:“這是何意?”
“首領與南、北二庭結為聯盟南下,為得是大唐吳王沐。首領說了,由聯軍吸引大唐朝廷主力,吳王沐就能趁勢從江南起兵,如此南北夾擊之下,吳王得天下就輕而易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