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不法可不是國資司,而是針對尚書右仆射劉洎。
世家的邏輯很簡單,如果沒有劉洎派人傳皇帝口諭,讓他們囤地哄抬價格,就不會發生之后一系列事件。
既然如今輸光了家底,那么朝廷自然該承擔一部分責任。
如今最后的得利者是國資司,而國資司是皇家銀行名下分支。
誰人不知,皇帝是皇家銀行的最大股東?
也就是說,皇帝是此次事件中最大受益者之一。
從陰謀慣例來說,誰受益便是陰謀操縱者。
那么,很有可能李世民和劉洎共同設下這個局,為得就是坑他們這批世家豪門。
所以,奈何不了皇帝,就算世家豪門只是泄憤,劉洎,他也死定了。
……。
轉眼便到了大朝會。
李世民特意換了一套新袍。
今日應該是他揚眉吐氣的一天,從今天之后,大唐朝堂上再無攝政王一職。
李沐?這個名字將隨著今日朝會的結束,煙消云散。
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且是倍兒爽。
劉洎今天更是喜笑顏開,他已經得到李世民的許諾。
只要今日罷免韓仲良成功,日后皇家銀行大總管之職就是他劉洎的。
皇家銀行大總管啊,那可是掌握國庫數倍乃至數十倍錢財的財神爺啊。
就算是皇帝,也得給他三分面子。
劉洎自覺,好日子很快就要來了。
他說話的聲音,也不自覺地變得高亢起來。
劉洎含笑從兩列官員面前走過,不停向官員們打招呼、回禮。
所有人都眨巴著眼睛,不明白今天劉仆射有什么高興事。
“早,房司徒早,岑相早。”劉洎笑嘻嘻地站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向房玄齡和岑文本打著招呼。
房玄齡臉色平靜,只是從嘴角擠出一絲笑意,“劉仆射來了。”
而岑文本只是微微頜首,向劉洎拱了拱手。
劉洎不以為意,他知道,朝會之后,就算房玄齡、岑文本再見到他,也會客氣三分的。
房玄齡其實心里隱隱覺得不對勁,只是說不出來哪不對。
照律例,如果李沐真的亡故了,以他攝政王的身份,王府當上奏朝廷,以宗正寺為其治喪。
可又兩天過去了,攝政王府卻遲遲無人前來報喪。
這其中必有古怪。
但這話李世民聽不進去啊。
不但李世民聽不進去,連劉洎也不認同。
李世民和劉洎的意思是,攝政王府之所以遲遲不報喪,是因為內部還有分歧,甚至可能對李沐指定的繼承人有爭議。
等到他們商議定了,自然就向朝廷報喪了。
房玄齡無法接受這個說詞,卻無能為力,阻止不了李世民和劉洎的下一步動作。
他在心里暗暗祈告,李沐,你就順應天時,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