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正容應道:“臣遵旨。”
“朕會令姜行本、楊務廉繼續建造更大、更堅固的船,朕相信,總有一天,你會讓朕聽到捷報。”
“臣必不負陛下厚望。”
“劉卿,你要記住,與登陸那片土地相比,朕更想要的是一支有著航行數萬里乃至十數萬里經驗的海軍,朕不介意需要多久,朕都能等,你可不要讓朕失望啊?”李沐的語氣顯得鄭重起來。
劉仁軌也是久經帶兵之人,他確實明白皇帝的用意。
不限時間,不限耗費,一次次沒有目的的出海,為得就是練兵。
這支軍隊的重要性,遠比登陸那片未知的土地,來得更有實際意義。
“陛下囑托,臣銘記于心,不敢有一絲懈怠。”
李沐拍拍劉仁軌的肩膀,“朕信你。在后勤補給上,你盡管放心,只要你確實需要,不必管耗費多少,朕無有不應。所有開銷,都不必經過內閣,由朕內帑直接撥付。如果真有登上那片土地的一天,你就算搜遍全境,也要為朕帶來兩件東西。”
“敢問陛下,是何物?”
“都是長在土中的作物。”李沐簡單地對劉仁軌描述了腦子里蕃薯和土豆的樣子,而后繪了大概的圖樣,交給了劉仁軌,“記住,如果說海軍很重要,那么這兩件作物,比海軍更重要。”
劉仁軌雖然不知道皇帝為何如此鄭重其事,但能感覺李沐確實看重,于是應道:“臣出于微末,此生能獲陛下青睞,已是無憾。臣就算窮盡此生,也定會為陛下尋來此二物。”
話是這么應的,可劉仁軌心中犯嘀咕。
既然遠在數萬里之外,皇帝是怎么知道那兒有一大片土地,還有這兩件被皇帝視為比海軍更重要的作物,又是怎么知道的?
……。
李沐沒有在華亭港待太久。
巡視了港口之后,留下劉仁軌,正式開始組建海軍。
組建海軍的念頭,從離京時就已經決定,但李沐沒有想到,經過三年之后,江南造船廠的蒸汽船已經能達到二十五公里的時速。
待發現這一點時,李沐才臨時改變了對海軍的定位。
從南洋轉向了太平洋對面。
做出這個臨時決定的時候,李沐心中惡趣味地想著,如果大唐占領了南北美洲,那千年之后,就沒那個M國來亞洲搞事了吧?
李沐同時將姜行本和楊務廉也留下了。
令他們研發更大、更堅固的戰船和貨船。
姜行本是干吏,而楊務廉是能臣。
楊務廉有巧思,姜行本更務實。
姜行本為正使,楊務廉為副使。
這就是李沐的用人之道。
……。
三日后,李沐離開華亭,前往杭州。
那里,是李沐此行第二個目的地。
早稻,將在江南東道大規模試種。
由于此行屬于微服私訪,行蹤保密,得到通知的杭州刺史孔惠元、越州刺史寧純悄悄至嘉興恭迎圣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