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船上裝載的不是貨物,而是人。
有唐人,也有倭人、百濟人、高麗人、室韋人、靺鞨人,還有已經完成至碎葉城直道的突厥人。
這是一場遠征,也是一次殖民。
以一個唐人十個胡人的比例,李沐拍腦袋決定了這次殖民。
隨行的唐人,沒一個正經人。
不是罪犯就是之前謀反者的家眷。
李沐赦免了他們,并且給了他們官職,當然,所授官職只在海的那一邊生效。
而對于那些胡人俘虜,李沐一樣赦免了他們,并且許諾,只要在海那邊待滿二十年,他們的孩子將自動獲得唐人的身份。
唐人的身份,就是這世間最值錢的身份。
可以為之付出生命。
所以,這二十條貨船上的人,都是自愿而往。
這是一次嘗試,人道的嘗試。
大唐由此已經基本廢除了死刑,取而代之的是開荒。
戰艦上也攜帶著人,那是大唐第一支遠征軍,皇帝授于它一個威風的名字,海軍陸戰隊。
他們將在南美洲駐扎四年,配合派駐的官員進行治理,并保護唐人,然后在期滿之后進行換防。
……。
武統七年夏,大唐向南美洲殖民已達百萬。
派駐軍隊六萬人。
無數的南美洲特產和礦物,被唐人運回大唐。
經過橫刀教化的土著,在糧食的誘惑下,漸漸安于現狀。
并且被唐軍招募出一支獨立軍隊,用于維持當地治安。
人,是一種擁有探索**的動物。
他們在不斷地向南、向北探索,由此發現了北美洲。
消息傳到金陵時,李沐率文武百官正在為遷都祭天。
這個好消息來得正是時候。
如今的大唐,誰沒有享受到開拓海外疆土的益處?
于是,上萬臣民的拜伏和交口稱頌,為祭天儀式平添了喜慶之意。
祭天之后,李沐正式下旨,在南美洲建立大唐海外蕃國。
奉行唐律、年號,派駐流官,駐囤唐軍。由劉仁軌就任第一任國主。
最重要的是,向那兒派去了三百和尚,不,是得道高僧。
隨行的還有八百儒生。
說是儒生,可個個都是年過不惑,這個年齡的人,都學有所成。
去傳道解惑,最適合不過了。
李沐發誓,數百年后,一定要讓那個地方成為一個佛國、君子之國。
讓儒家、佛家在美洲開花結果。
讓西半球的蠻荒們,早早懂得圣賢之道。
……。
次日,李沐傳召曾經的突厥之主,大唐冊封的金匱可汗朱邪克勒。
可憐朱邪克勒經過這四年的讀書,苦不堪言。
無數次請見李沐,卻被李沐一口回絕。
到后來,朱邪克勒也就認命了。
還別說,人只要一認命,也就習慣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這廝還真讀了不書。
只要看他現在的模樣,就明白什么叫知書識禮。
“微臣叩見吾皇陛下!愿吾皇春秋永駐!”
看著那滿臉謙恭的朱邪克勒,李沐心中大嘆,圣賢之書害死人啊。
把這曾經縱橫西域,不可一世的突厥王,活生生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由此想來,大唐確實應該把圣賢書傳遍世間每一方土地。
如此,大唐就不必再征召新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