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者善,殺人者惡!
自己無法判定對錯,不僅是自己的,還有李世民和他的一群幕僚的對錯。
那就只論善惡。
殺人者,人殺之。
李沐不敢殺,怕自己陷入善惡輪回。
所以,設計殺,布局殺,挖坑殺。
以法殺之!
李世民如此,尉遲恭如此,程知節如此,段志玄等亦如此。
李慎、李恪、李祐等如廝。
一應宵小更如此。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可今日,最后一個罪魁禍首就在自己的刀下引頸就戮。
李沐反而有些不忍了。
害怕面對,那些為房玄齡求情的臣民們,生怕自己一時失控,答應了赦免房玄齡。
李沐只能躲,躲是妥協,也是策略。
可李沐終究是躲不過。
李靖來了。
承天門可以攔下數十萬大軍,可以攔下大唐數千萬臣民,卻攔不住李靖。
不是李靖戰功卓著。
也不是李靖身為國戚。
是因為李靖的忠誠。
不僅僅是對李沐的忠誠,而是對大唐的忠誠。
“臣叩請陛下,降旨赦免房喬。”
“不允。”
“陛下,房喬為朝廷謀劃多年,功在社稷。”
“功在社稷的多了去了,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是個亂臣賊子。”
“天子胸懷寬仁,方可以德服天下。”
“衛國公也是帶兵之人,可曾想過對敵仁,則是對己不仁?”
“臣是個武夫,武夫當以狠。可天子不然,天子無恩仇,天下眾生,皆為天子子民,何論親疏遠近?”
“衛國公,朕不想追究你受誰或者誰們蠱惑,但依你的文才,還辯論不過朕,回去吧。”
“臣愿勉力一試!”
“好。朕問你,朕若今日以德報怨,他日以何報德?若害得朕家破人亡的首惡,朕都能赦免,朕以何安撫象常玉這般為朕而死的英魂?今日衛國公能解朕困惑,朕就允你所請。”
李靖走了。
他在李沐面前整整跪了一個時辰,才走的。
不是因為李靖年邁跪不住了,而是李靖找不出任何說詞,來解開李沐的困惑。
是啊,以德報怨,以何報德?
大丈夫處世,何須婆婆媽媽,以德報德,對直報怨!
是謂恩怨分明,大快恩仇。
李沐絕沒有想到,第二個來求情的,竟會是太后鄭觀音。
“沐兒,聽娘的,放了房喬吧。雖說娘這二十余年,日日夜里都盼著老天能早日收了這些惡人。可沐兒啊,房喬有才,我兒為大唐天子,當倚重才是。家仇與國之利益相比,當選后者。”
李沐答道:“太后之言,朕不敢茍同。若這天下只論才華,不論善惡。善者必將遭受屠戮,惡者愈發行惡。朕以為,大唐天下不是某一人可以掌控的,就算朕,也不行。房喬或許有才,但大唐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太后請回吧。”
……。
房喬當堂認罪,對罪行供認不諱。
次日,房喬以叛逆罪,被處極刑。
皇帝下旨,只追首惡,不究協從,赦免房家。
房玄齡名聲很好,在于他的懂進退。
但凡朝臣,十有**,與房玄齡都有或深或淺的交情。
他們聯名上書,懇請皇帝允準臣民為房喬送最后一程。
李沐允準。
行刑當日,上千官員,數萬民眾,為房喬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