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過這么怪的天氣。
天氣預報顯示北京在下暴雨,幾千公里外的深圳卻是藍天白云,晴空萬里。
剛對完新一版的招股說明書,懷歆看得眼睛生疼,從喧囂的小會議室里走出來,坐在落地窗旁邊的軟皮椅上暫時休息。
隔著明凈的窗玻璃看見對面大廈上aibabagrou的碩大商標,更遠處華潤的“春筍”子彈頭冒出來個小尖尖,陽光下映出澄藍色的弧光,襯得深圳灣的濱海線海天一色,格外漂亮。
懷歆所在的gs投行團隊這周初才從北京飛來深圳,已經連續好幾個晚上熬到兩三點才休息。到下周一所有材料正式遞交之前,所有人都嚴陣以待,卯足了勁,放班時間只會越來越晚。
這是個港股項目,正處于申報前夕,往往需要幾方機構和公司高管聚在rter印刷招股書的獨立第三方機構一起開會,連夜修改潤色招股書,字斟句酌,查漏補缺,以保證企業能風風光光地申報上市。
但現在進度好像遭遇了瓶頸。
就招股書一處秋毫之末的數據口徑,律師、審計、投行三方各執己見,誰也不肯讓步。
耳邊是各家不可開交的爭吵,懷歆無奈地揉了揉隱隱作痛的太陽穴。
神仙打架,她一個小小實習生卻也得跟著受罪。
懷歆找前臺要了一杯手沖的美式,抿著微苦的回甘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墻上的電子屏幕連線的是香港和北京的團隊,會議系統24小時開放,一旦發現問題,隨時提問并進行溝通交流。
上一個問題很明顯還沒吵完“你們同店增長用的原始數據怎么和審計不一樣”
“我們是公司cfo給的最新版,你們又是哪里來的”
“我們也是公司給的,但是產品線的劃分數據透視邏輯不一樣,上午我們不是已經明確說明了公司的產品線劃分是面筋類、果蔬類和肉制品,白包類是屬于第一個,不用單獨拆嗎”
“那這和后面的單品類毛利率又對不上了,到底是誰來負責圈這個數”
懷歆已經很習慣這種嘈雜的背景音。
面前成堆的紙質版招股書散亂地擺放著,她隨手整理了一下,把咖啡挪到了桌上不易被碰撒的角落,很快進入工作狀態。
一本招股書打印出來厚得跟磚頭似的,她還在看“風險因素”和“行業概覽”,沒看到后面,聞言翻了幾十頁,拿起紅筆把同店增長和單品毛利率做了一個小三角標記,留待之后核查。
這時,線上突然有人出聲“停一下。”
會議室驀地安靜下來,懷歆筆尖一頓,下意識抬眸。
電子屏幕上連線的是香港辦公室,房間里空空蕩蕩,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男人稍頓一瞬,溫沉磁性的嗓音再度傳來“現在不是爭吵的時候,當初說的是審計負責就還是審計來定口徑,這個問題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好嗎”
懷歆愣了一下,好似有羽毛在心尖輕輕拂掃過。
這人祈使句的語氣倒還挺好聽的。
那頭投行團隊里某位分析師聽見這話,禁不住沖收音話筒埋怨起來“可是承哥,如果按照他們的分類方法,我們后面那部分表述都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