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沒有意識到什么不妥,這本書確實賣的很好,愛看這種內容的不在少數。
只是他沒意識到,這不是抄錄的版本,是小伙計放錯了的原版。
樊蕪回到客棧,喊出樊振,把書放在桌上,“老頭兒,給你個好東西,我先去梳洗下。”
樊振拿起這本書面還算整潔,書頁已經有些泛黃的書冊,大概看了看內容,與自己知道的大同小異,沒什么可以稱道的。
既然內容沒什么,那就是材質了,樊振將神識包裹這本書立刻就發現了那一頁紙張。
樊蕪披散著濕漉漉的頭發出來以后,看著樊振手中的一頁銀色紙張,“這就是書里面的東西”
樊蕪說著坐在樊振身邊,從樊振手中拿過來翻看,樊振則自然的將手掌貼在樊蕪的頭發上,動用了一點靈力。
這是這么多年照顧樊蕪學會的。以前他一個大老爺們可沒試過這么精細的操控靈力烘干頭發。
雖然一開始用的時候經常會讓樊蕪變成光頭,后來就沒問題了。
樊蕪沒有這段記憶,如果有的話大概會慶幸自己腦袋還在頭上。
樊蕪看著銀色紙張上密密麻麻的小符號有點頭疼,和螞蟻一樣大小,似乎都認識但又看不懂。
“不是什么特別高深秘術,是煉丹術內的一點常識和兩個丹方。”樊振開口道。
“煉丹術”樊蕪驚喜道。
“你自己看看吧,把你的神識附在上面就能看懂。”
樊蕪知道,神識就是靈魂之力再進一步的稱呼。
樊蕪的靈魂之力已經高到接近神識了,看起銀紙的內容來毫不費力。
耗費了一刻鐘才看完,樊蕪皺著眉頭看著這篇煉丹初解。
想要煉丹至少要達到遠游境,也就是曾祖的境界,但是除此之外還要有合適的火焰,丹鼎,丹方,藥材,過人的神識這些最基礎的東西。
這些東西都是煉丹會用到的,常識性東西,即便不是煉丹師也會知道。
樊蕪看了銀紙上的意思,其實并非必須遠游境,只是這個境界所擁有的靈氣正好能支撐煉丹而已。
但是兩個丹方里卻重點提到了不同的火焰、丹鼎的使用。
比如說,第一個清心丹,很常見的輔助性丹藥,要求必須是玉鼎,但玉鼎的種類不同最終丹藥的特性也會有所改變;除此之外還要求純質火焰,這倒是不限種類。
第二個丹方是含元丹,也是常見的修煉丹藥,可以迅速補充大量靈力,所用材料不多,但是煉制這種丹藥,不同的火焰最終成丹時口感不同。
這個丹藥煉制時周圍什么靈氣最足就會吸收什么種類靈氣成丹,吸收此種類靈氣的修煉者就會服用時藥效發揮的更徹底。
而且,還要求鼎上附著一種叫做封靈的陣法,對鼎的材質沒有特殊要求。
樊蕪撇了撇嘴,雖然沒有說對鼎的要求,但至少要有鼎能承受這個陣法才行。
看到這里,就不怪樊振對此不屑一顧了,因為煉丹根本就不是一兩個人可以負擔的起的。
煉丹根本沒有想象的那般容易,煉丹時,環境,藥材,丹鼎,火焰缺一不可。每一個丹方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都會限制煉丹師的煉丹方向和水平的增長。
不過,樊蕪還是留下了這頁紙張,萬一進了一個財大氣粗的宗門呢,還是有可能試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