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氣,氤氳流轉,分散在四海八荒,角角落落。大到無邊無際的虛空,滄海,連綿群山。小到一株小草,一粒塵埃,都內蘊大小不一的正氣能量。正因為,正氣長存,邪氣被鎮壓,天地萬物,人類社會,才得以正常運轉,不至于陰陽顛倒,邪氣縱橫。
有正必有邪,對付邪氣,最佳的克制辦法,就是借用天地間,無處不在的正氣能量,鎮壓,擊殺。這個定律,被修士采用,漸漸的形成了一條法則。克制,滅殺邪氣能量,必動用正氣能量。理論形成后,轉換為實際運用。以正道自稱的修士,斬妖除魔,滅殺邪修時,遵循正滅邪的理論,以正氣能量聚集成法術,法寶,或是其它威力強大的攻擊,與人見人恨,惡貫滿盈的邪修激戰,留下了一場場經典戰斗的文字記述。
七十二正氣劍陣,以三十六把正氣劍為神魂,金劍為肉身,三十五把邪劍為神通,共同組成了正氣滾滾,凝結天地之威,浩然正氣長存,殺魔破鬼斬妖鎮邪的厲害劍陣。此陣覆蓋方圓萬丈,涌動穿梭濃而不散的正氣,如霧似云,若仔細看,是一粒粒極其微小,酷似塵埃的正氣能量團。它們彼此隔空傳遞消息,將陣內哪怕最微小的震動,傳到中樞核心,金劍。在由金劍傳給袁皓。
袁皓布下七十二正氣劍陣,最大用意,便在于探查出邪氣的動向。魂風,身形如鬼魅,精通融入天地之術,神通,鬼爪術,鬼魅術,等等。以煉化群鬼為食物,身居幽冥陰寒之地,日夜苦修,煉成邪功。周身自然而然散發淡淡,薄薄邪氣。
正克邪,正探邪,正殺邪。袁皓清楚明白,魂風融入天地之術,精妙高深,可瞞過自己的神識探查,卻不一定躲過正氣探查。即便能躲過正氣探查,一旦魂風現身,劍陣的威力,猶如爆發的山洪,找到了宣泄口,噴涌出來的巨大能量,足以讓魂風非死即傷。
魂風愛惜生命,不會做冒險舉動,他會悄悄靠近,等待袁皓法力耗光后,劍陣潰散,一擊必殺。只是,魂風忘記一點,而這關鍵一點,卻被袁皓當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點。那就是,袁皓堅信自己的幫手,比魂風的伙伴要強。
神無忌,水云,滅魂,剛玉,殺魄,魅鬼,隨便一人出山,都是恐怖的存在。但從袁皓得到的資料看,這些人,似乎不擅長聯手作戰。他們太強,強到,殺敵,根本不需要齊心協力,出動幾個高手,或是一個高手,就可以解決問題。幾十年來,他們在百國盟,來去如風,帶走了一個個赫赫有名的高手性命,從未遇到過勁敵,也養成了他們目空一切的壞習慣。
袁皓深知,敵人的弱點,便是破敵致勝的戰術。自己身邊的玄天,雪蘭,碧鼠等等,與自己生死與共,歷經了許多生死考驗,全靠大家齊心協力,共度難關。早已養成了,同進退,齊心力,凝聚群體之力,破危局,斬殺強敵的好習慣。
袁皓以自己為誘餌,吸引魂風,滅魂,殺魄,三位強敵,緊緊纏住。以玄天,雪蘭,碧鼠,林月,四強者,為主攻。個個實力不弱,單打獨斗不吃虧,聯手之威,更是可怕。集合起來,先滅掉一個敵人,在調轉槍口,殺其余敵人。以優勢力量,壓死分散的敵人,個個擊破。
這個計劃,果然奏效。水云首當其沖,第一個被斬殺,魅鬼被圍,死亡是遲早的事。剩下的敵人,除了魂風外,不足為慮。魂風融入天地的秘術,很厲害。但袁皓讀過一些典籍,知道,此術最大的弱點,在于心境。
心如止水,不起波瀾,像是入定老僧般,風吹,雨打,雷轟隆,群鳥驚飛,蟲子飛舞,等等,佛心不亂,腦海澄明,不為外物所動。一旦心境出現紊亂,尋常手段是探查不出來其存在的位置。但正氣卻可以敏感的探查出來。
在那里,袁皓看向了劍陣某處虛空,催動如海潮的劍氣,劍意,沖殺。魂風色變,知道自己行蹤暴露,索性顯出身形,移形換位,速度快如閃電,只能看見道道殘影,真身漸漸融入虛空。
既然現身了,就別想在逃走了。袁皓口一張,吼聲驚天動地,施展出金獅道人,縱橫天下的獅吼功。
魂風猛然間,腦袋劇痛,渾身顫抖,猶如身背巨山,行動困難。道道劍氣,如此起彼伏的浪潮拍來,危急時分,魂風身后浮現出一只巨大的鬼爪,微微一抖,四周憑空出現,無數的鬼爪,黑幽幽的皮膚,長長,細細的手指,森寒的指甲,朝著劍氣抓去。
一聲慘叫,回蕩虛空。
剛玉瞳孔瞪大,身形驟然一停,望著遠處,魅鬼的身影,漂浮不動,像是一座雕像。張口,還保持著發出慘叫的口型,卻已經什么聲音都發不出來了。其胸口,被一把鬼頭刀洞穿,頭顱裂開,逃跑的元嬰,也被那只可怕的老鼠吞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