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坤所說的那個樂于助人的人當然就是牧師了。
牧師在信教之前就很講義氣,更何況現在,“姑娘,神愛世人,我這就幫你聯系申辦身份證的事情。另外,你剛剛來香港,應該沒什么收入來源,教會還可以免費幫你介紹一份工作,免得你被人騙。現在,外面有很多壞人,打著介紹工作的幌子,騙你這樣的無知少女去。教會介紹的工作,又安全,又不要介紹費。當然了,工作之余,也歡迎你有時間來我們教會,多聽聽主的教導,總歸是沒壞處的。”
“謝謝你牧師”
“不要謝我,要感謝主”
“喂,老爸,你這樣拉人入會,和下面球場那些老大有什么區別”
“你這個臭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別打我的頭,再打我翻臉了。對了,港生,恭喜你了,以后你就是香港居民了。不過,港生這個名字不太好聽,太土了,主要是太像男人了,特別是一個鼻子很大的男人。”
“因為我是在港島出生的,所以媽媽給我取名叫港生。我爸爸是大陸人,我媽生下我之后就帶我去了大陸。可是我爸命不好,死的早,不久之前,我媽也死了,她臨死之前希望我回港島,所以我才拼了命的跑回來。這是我媽最后的心愿了,現在我已經幫她完成了。港生這個名字改掉也好。要不,坤哥你幫我改個名字吧”
靚坤也沒有什么文化,撓頭想了半天,“港生念快一點就像阿珍,不如你就叫阿珍吧”
“好,以后我就叫阿珍了。”
萬萬沒想到,凌港生注冊的新名字居然是“凌阿珍”,土氣不減當年啊
“阿珍,這么晚了,估計你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我女兒淑芬是住校的,你可以先住她的房間。”
“謝謝你牧師,我找到工作就會盡快搬出去住的。”
“住多久都沒關系,那張床是高低床,淑芬回來了,也一樣住得下。”
1949年以前,香港政府并不限制中國內地人從內地移居香港。一般人都可以隨意往來香港與內地兩地,香港也沒有對中國籍居民進行人事登記。
1949年后,大量內地人涌入香港。為了控制香港人口,香港政府開始實行邊境管制,限制內地人入境,并且開始登記香港居民及發出身份證。首次登記于1949年展開,當時發出的身份證只是一張以人手填上資料的紙張。
1960年6月1日起,香港政府發出第二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包括持證人的指模及頭像,資料以打字機填上,并且經過過膠處理。男性的身份證為白色底、藍色印刷,女性的則為白色底、紅色印刷。
1973年11月,香港政府發出第三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原有的指模取消,而且不再以顏色區分性別。
第二、三代身份證上均蓋有簽發印章,以綠色代表居留在香港不足7年的居民,黑色代表永久居民。故此,當時的香港新移民被稱呼為“綠印客”。
凌港生,不,凌阿珍的事情有牧師操辦,無所事事的靚坤又回到了旺角,在骨精強的馬欄里開始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