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寫信,倪匡昏了過去,大嘆“我命休矣”
原來以論口才,金庸口才敵不過倪匡,但講到寫信評道理,倪匡絕對不是對手。
倪匡怕寫信,他是一字千金,寫信白寫沒錢收,只有傻瓜才做。
一個知名拳王被打劫,重傷住院,警察來調查情況。
警察“你到底是不是拳王”
拳王“是,我是如假包換的拳王,金腰帶持有者。”
警察“那你怎么被打成這樣”
拳王“因為我沒有出手。”
警察很驚訝“為什么”
拳王意味深長的說“因為他們沒給出場費,我是不會出手的。”
獨有金庸是一等一的傻瓜,偏偏喜歡寫信。
倪匡說“我從來不曾見過有一個人像查良鏞那么喜歡寫信的人。”
坐言起行,過兩天,金庸的信到了。
拆開看,附列十幾條條文,不是申訴報館開銷大,便是經濟不景氣,惟有節約。
最后例必是“吾兄要加稿費,勢必引起連鎖反應,意即謂你加,人也要加,這筆開銷不輕”,只把倪匡看得心酸難熬,最后惟有棄械投降,不提加稿費了。
倪匡常自嘆“跟查良鏞太熟,有時反而不好亂說話呢”
所以,倪匡在明報的稿費并不太高。
李小龍的前嫂子、黃霑的女朋友、女作家林燕妮曾要求金庸給自己增加稿費,金庸告訴她“你花錢太厲害,加了也被你亂花掉,不給加。”
另一位女作家亦舒也曾要求他加過稿費,金庸的回答則是“你又不喜歡花錢,加了稿費你也舍不得花,不用加了。”
為此亦舒在明報的專欄里直接提出,文辭尖刻,幾乎在說金庸在刻薄爬格子動物。
面對如此剛猛的攻勢,金庸以不變應萬變,甚而以靜制動,一樣把亦舒弄得服服貼貼。
對于金庸、邵逸夫這樣孤寒的老板,靚坤是敬謝不敏的畢竟情懷不能當飯吃。
而且靚坤對倪匡、亦舒、倪震兄妹父子三人毫無好感,一個是“漢奸反骨仔”、一個是“中華田園女權主義”鼻祖、一個是浪蕩公子、“人形自走炮”,如果不是倪匡此時已經寫出了衛斯理,靚坤都打算抄襲過來。與他們一家子“共事”,靚坤是避之則吉。
發表武俠小說時,靚坤當然要用筆名,畢竟不管是當臥底,還是當古惑仔,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
靚坤給自己取得筆名叫做“吳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