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夜市一戰,金剛腿和趙志凌是不打不成交,趙志凌給金剛腿等人提出了不少意見,都是趙志凌多年開辦武館的經驗之談。
趙志凌給金剛腿他們另一個重要幫助,就是教他們舞獅。
趙志凌讓人用自行車拉著,自己抱著一個獅頭坐在自行車后座,來到了馬欄樓下。
鐵頭功看到一個獅頭從樓梯口進來,嚇了一跳,再一看,原來是趙志凌。
“趙師傅,你拿個獅頭過來做什么我們自己買了兩個。一個你用來教,另一個我們用來學。”
“鐵師傅,我看看你們買的獅頭。唉,你們買的獅頭不漂亮,我這個是正宗的豐順獅頭。送給你們,以后你們出獅用我這個。”
“趙師傅,我就不懂了,我們是武館,為什么一定要學舞獅呢”
“鐵師傅,在香港,沒有武館不會舞獅。一方面,商家開業必須舞獅熱鬧熱鬧;另一方面,舞獅可以宣傳武館,好多招收弟子。一舉兩得呀”
“趙師傅,那可就要多謝你了。我們師兄弟來到香港,人生地不熟,要不是你這樣的武林同道幫襯,不知道要走多少彎路。”
“鐵師傅,你這話就見外了,洪拳屬于南少林,你們是北少林,南北少林是一家,大家分屬同門,當然要互相幫助。”
“我年紀大了,就是不知道還能不能學得會。”
“鐵師傅,你別開玩笑了,我的徒弟里面也有和你年紀差不多半路出家學舞獅的。其實,舞獅和功夫一樣,都是由基本的幾種動作組合而成套路,然后靈活運用的。在香港流行的是我們廣東醒獅,以南拳馬步為主,獅子動作有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趙志凌一邊解說,一邊示范。
鐵頭功師兄弟幾人,圍成一圈觀摩學習。
趙志凌演示了半天,累了一身汗,坐下休息,就給鐵頭功師兄弟幾人口傳舞獅的一些規矩“人相遇會點頭握手擁抱,獅相遇就得會獅。會獅,就是兩家不同的武館的獅子狹路相逢時的武林禮數。簡單說,就是兩獅對舞、互拜、交換武林拜帖,然后視乎輩分以不同方式分開。”
性格謹慎的鐵布衫說道“這關乎輩分,那我們要好好練習一下,免得別人說我們少林不懂規矩。”
趙志凌喝了一口水,說道“鐵師傅說得對,這個只能內部示范、練習,沒辦法臨陣磨槍的。因為一旦錯了漏了什么禮數,譬如眨眼、踢腿等等,輕則被鄙視為沒文化、沒禮貌,嚴重時甚至會發展為大規模打群架。”
鐵頭功問道“那這個輩分怎么定的呢”
趙志凌說道“會獅時,誰輩分高、誰輩分低,不是看具體舞獅人的身份,而取決于頭牌所列的身份。武林敏感,不敢亂說例子,就用我自己舉個虛構的例子好了我們洪拳最喜歡舞獅了。因為我的曾師祖黃飛鴻的兒子、孫子、曾孫都在教拳,那么我開館收徒,不能掛黃飛鴻的名義。又因為我爸爸是豬肉榮的徒弟,所以我的頭牌可以掛洪拳趙教、林世榮授徒這類名義。而我還有很多別的師兄也開館,他們就只能掛趙教授徒,可惜的是我爸爸沒有黃飛鴻、豬肉榮這么響的名頭,掛了也沒用,所以也沒有人掛。我的獅如果遇到比如說黃飛鴻館、豬肉榮館還有黃飛鴻其他徒弟像梁寬、牙擦蘇的館,我都是輩分低的那個;但是如果遇到我師兄弟的館,那我就是輩分高的那個。我都是輩分低。假設這些館各自都發展到大到其實底下的人已經互相不認識、沒來往,兩館獅子相會,一看頭牌,我的徒弟看對面是黃飛鴻、豬肉榮、梁寬、牙擦蘇的名義,哪怕當天具體舞獅的最高負責人的個人輩分比我低、年紀比我小,這些都沒關系,我的頭牌比他頭牌輩分低,那么我都應該迎上去。”
金剛腿問道“那該怎么迎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