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坤好像發現了什么,扒拉了一下駱玉珠的下嘴唇,說道“別咬了,嘴唇都被你自己咬破了。”
駱玉珠愕然,說道“沒有啊,我沒有感覺啊要是真咬破了,我怎么會沒有感覺呢”
靚坤自己看了一下,說道“我看錯了,不是嘴唇咬破了,而是你嘴唇上長了一顆痣。”
駱玉珠連忙從床上爬起來,趴到鏡子前面,張大了嘴巴,仔細看了看,哭喪著臉,說道“我的嘴唇上面居然長了一顆痣。以前還沒有的。坤哥,你明天陪我到潘家園,找那些算命點痣的把這顆痣給點掉,好不好”
靚坤嚇唬駱玉珠,用陰森恐怖的語調說道“你要是不怕死,你就去。”
駱玉珠打了靚坤兩下,說道“坤哥,你不要嚇唬我。”
靚坤說道“算命點痣的,其實是用藥物的方法祛痣,要預防感染。用藥物點痣后,傷口天之內不能沾水,最好還要服用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傷口還會結痂,不能用手扣痂。你這顆痣長在嘴唇上面,整天沾口水、沾食物,你非得感染不可。到時候,整個嘴唇都感染潰爛了,我看你怎么辦”
駱玉珠被嚇住了,問道“那我該怎么辦才能去掉這顆痣”
靚坤說道“你這種情況,得去整形醫院做手術才行。”
一聽說要做手術,駱玉珠更害怕了。
靚坤說道“你別忙著害怕,你這顆痣還不一定需要去掉呢”
駱玉珠皺著眉頭說道“這多難看呀”
靚坤說道“如果不是咱們隔得這么近,根本就看不到。而且,一顆痣能不能去掉,還得先算命。”
駱玉珠問道“算命跟祛痣有什么關系,為什么他們放在一起做生意”
靚坤說道“我也只知道一些皮毛。明天我帶你去潘家園,算一算這顆痣能不能去掉,你到時候再問一問算命的吧”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于北京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臨近勁松。
解放前,這里只是北京城外一個小小的村落,當時被稱為“潘家窯”。滿清時期,在北京護城河東邊,有不少磚窯瓦場,潘家窯是其中的一家,因窯主姓潘而得名。到了民國后期,這一帶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許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燒磚很困難,于是潘家窯和其他窯廠一樣搬走了。
解放后,取土燒窯留下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漸填平,開始建設居民區。開始還是叫“潘家窯”,但叫了沒有多久,人們就覺得不雅,正經人家誰會住在“窯子”所以就改為“潘家園”。
這條街上全是買賣舊東西的,甚至連舊像章、紅寶書都有人收。像什么各種瓶瓶罐罐,老鐘表老懷表,三寸金蓮穿的舊繡花鞋,成堆成堆的銅錢,鼻煙壺,各種古舊的家具,煙斗,字畫,雕花的研臺,筆墨黃紙,老煙斗,蛐蛐罐,瓷器,漆器,金銀銅鐵錫的各種玉石的各種首飾,只要是老東西,就基本上什么都有。
潘家園最具江湖感覺的景象是“鬼市”。“鬼市”說的是凌晨三四點鐘專賣古董的一種臨時集市,說起“鬼市”還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當時,國運衰落,許多達官顯貴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變賣。畢竟這是件有份的事,只能選在凌晨三四點打著燈籠交易,這樣買主看不到臉。因看起來像鬼一樣,以此得名。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貨,也容易出騙局。
潘家園古董多,老古董也多,有算命點痣的攤子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