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陸明利用這一個小時,寫了一份附贈的商業規劃。
這反而是真正震撼到羅浩的東西。
《商業規劃一年期暫定如下》
第一條,接手第一個月內,開始完全放棄養鴨,但對外不公開。
理由是去年梧桐市附近鴨瘟的關系,養鴨場數量降至八十年來最低谷,鴨價、鴨蛋價格無限上漲,今年必定有無數農民和資本瘋狂涌入,未來價格一定會崩潰。
參考國內水果行業,什么值錢種什么,最后爛在家里都賣不出運費,市場經濟是不會理智的。
看到第一條和解釋,羅浩想通了。
這雖然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可他也知道去年是那個陰魔從中作梗,今年的確不可能再繼續了,只能忍痛割舍。
光是如此,他只是覺得陸明冷靜而已。
可商業計劃還有許多后續,這只是一個開始!
第二條,第一個月內,轉型鴨苗以及鴨飼料供應!
因為去年的暴利,市場是盲目的,必然會有大批人涌入。
所以羅浩退出后,胡亂轉型尋找其他行業是不理智的,應該利用在這個產業的渠道優勢,轉型去賺那些盲目跟風者的錢。
盲目涌入這個看似暴利實則要崩潰的市場,肯定是蠢人。
而蠢人的錢,總歸是很好賺的。
加上培育鴨苗,生產飼料涉及老本行,會無比順利,又能掩蓋自己放棄養成鴨的改變,轉型成功率極高。
第三條,觀望市場兩到三個月,靜候市場清晰、價值下跌,直至崩潰。
這陸明是怕羅浩能力不足的保守策略。
在進階建議里,他寫了操控市場的手段,去引導價格崩潰。
那就是轉型九成留一成,然后從第三月開始,等其他跟風養鴨的,鴨子和鴨蛋上市之后,他以超低價傾銷成鴨和鴨蛋,短時間帶崩市場,誘導恐慌性價格下跌。
這樣做,對于已經暗中轉型的羅浩來說,不會太傷。
而加速市場崩潰,只為了另一個更加暗中的轉型。
第四條,盡快準備真空和腌制產品的開發,建造大型冰庫。
真空包裝鹵鴨肉,咸鴨蛋,鴨脖子,等等可以長期保存的產品,提早開發。
冰庫則用來大量收購超低價原材料。
在價格崩潰的時候,利用本地優勢,一舉掃蕩!
甚至是作為出售鴨苗供應商的回購合同,只要合約按照市場價溢價收購,別人必然會求著你買!
而崩盤價的溢價,就算多出10%,也是崩盤價。
做生意,不僅要賺別人的錢,還要讓別人感激你!
在他們的鴨子賣不出的時候,你站出來,讓他們破產后能回一口血!
當然這跟他們投入的成本肯定是不能比的……陸明保守估計,這群跟風的大約能回本十分之一吧。
還有第五條第六條,關于如何快速弄崩市場,如何誘發附近市場恐慌,防止和減小國內大市場的宏觀影響,甚至散播鴨瘟再次來襲的謠言,減少購買競爭對手,在別人反應過來之前掃蕩崩盤的市場,都是陸明細細為羅浩道來的計劃書里有的內容。
一步步的規劃,讓原本根本沒有多少商業經驗的羅浩,都一下子豁然開朗,感覺看到了明確的希望。
羅浩看到這里,突然覺得自己雖然被陸明賺了錢,卻也在感激陸明……
但他無話可說。
因為陸明不僅僅是商業規劃,還給出了他最頭疼的,人際關系的建議。
養殖基地內,沒有野心,聽話的員工觀察后重用。
至于胃口大的,在父親死了之后想要干股,自恃老臣的員工,一律滿足他們。
沒錯,滿足他們。
要干股給干股,要加薪的簽合約年終五倍分紅,繼續在注定被放棄的老公司內干老本行養鴨。
然后不管是鴨苗,飼料,還是其他食品加工,全部以羅浩的名義成立新的公司。
等市場崩潰徹底轉型之后,那些不聽話的被利用了幾個月到一年時間,羅浩也已經站穩了腳跟,可以跟老公司一起扔了。
帶頭傾銷弄崩市場后,老公司本身巨虧,進行破產清算就行了,反正是有限責任公司,即使虧的也肯定不如新公司賺的多,怕什么?
至于那些要錢的,想跟著發財的煩人親戚怎么辦?
借他們錢就是了!
但要寫好借據簽好合同,準備好市場價110%的貼心回購,專款贊助他們——養鴨。
想到那些煩人又勢力的親戚幾個月后可能的表情,羅浩嘴角抽搐,半天只說出兩個字。
“好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