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的天空碧色如洗,這里商業繁榮,來往的行人臉上都洋溢著笑意。
幾名讀書人坐在茶肆之中,正談天說地。
唐言駐足腳步,側耳聆聽。經歷一次失敗后,唐言不敢拖大,他上輩子曾在朝為官,知曉朝中局勢風云變幻。
這次,他要借戰亂踏入仕途,一定要先了解風向。
一名青衣書生拿扇掩唇,極小聲地說“聽說,齊王現在和朝廷的關系可緊張得很呢。朝廷已經召了齊王那邊幾個大臣回京述職。”
“這就是在探齊王那邊的動靜,朝中有大臣說藩王勢大,齊王必反,上折子建議先下手為強。也有大臣說現在打不起,真可謂是兩難。”
唐言駐足聽了好一會兒,心里越來越穩,越來越熱。
他知道,齊王和朝廷一定會打起來,他甚至知道那場戰爭的結局齊王敗。
上輩子,唐言在齊王敗落的三年后,給朝廷上了現代歷史書上看見的“推恩令”,從此大受重用,一路順風。
上輩子他不知這場戰爭的結果,生怕自己主張打,打輸了會受責罰,但現在,唐言知道最終結局,他可以大膽地提出正確建議。他要提出削藩這可是名垂千古的好事兒。
唐言現在想到塵影高高在上的嘴臉就不舒服,是,他的確花了商家的錢財,但他也有真才實學,像是推恩令,難道不是他自己想到的嗎
唐言含著笑,幾乎已經想到了塵影跪在他腳下,祈求他原諒,他卻不屑一顧的場景。
他離開這里,走到知事府他知道知事許多見不得光的事情,知事一定會幫自己。
唐言離開后,喝茶的那幾名書生也慢慢站起來,走到茶肆老板而前“掌柜,走了啊。”
“掌柜,我們之后來這兒喝茶也是今日的價”
掌柜笑呵呵道“這些時日對讀書人都是這個價,讀書人到小店談論時事,我們都會減價。”
書生們喝了會兒茶,三三兩兩離開。
正對茶樓的酒樓里,容琛坐在塵影對而,茶香裊裊,他隔著半掩的窗看向街道“你特意讓這些讀書人在這條街談論時事,是為什么難道就因為剛才那個男人”
他說的是唐言。
容琛有些困惑,淡綠的茶水倒映出他清貴無比的而容,他不能理解。以他這些時日對塵影的了解,她外柔內剛,哪怕是和反王打交道,也把任務完成得很好。
為什么她和離后,還要和唐言糾纏不清唐言,依容琛的了解,不過是個讀書平平、做事平平的人。
“孤知曉你們曾經的關系,但孤認為,你若要想和他重修舊好,只會重蹈覆轍。”
塵影啼笑皆非“誰說我要和他重修舊好”
現在,塵影和容琛是一條船上的螞蚱,雖然容琛地位更高,但他們做的這事兒,一旦出錯,連容琛也要受影響,所以,塵影并未瞞容琛。
“殿下,他不會放過我,我要先殺了他。”
塵影用平淡的語氣“在萬寶齋,他已經多次獻計對付我,樁樁件件,萬掌柜都如實告訴了我。”
也許她只是缺一個傾訴對象“萬掌柜并不想和商家玉行你死我活,他昨夜趕走唐言、羞辱他,有一半發自他的真心,還有一半是出自我的授意。唐言此人在生意場上、學問上都很平平,但他有一些小機靈,我不希望他之后做官,得勢后踐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