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照之前“說好的”,在北夏使者遇刺一案中有重大過失的攝政王李衡將率兵前往邊關。
李衡走的那日全城歡送,百姓們在街道兩邊真心實意地祝愿軍隊凱旋而歸,而城門口紀城率領文武百官,也動情地表示“皇叔,雖然你之前犯下了那么多錯,但作為你遠到十八代的侄兒,你如果愿意認錯并改正的話,朕還是會接納你的。”
他握住李衡的雙手用力搖晃幾下“此去路途不易,皇叔,朕會想念你和堂哥的”
李衡表情難看,偏偏也無法在眾目睽睽下甩開紀城的手“陛下少年英才,相信看到如今的你,先帝在天之靈也會欣慰的。”
他擠出一個咬牙切齒的笑容“陛下快松手吧,臣該啟、程、了”
紀城又使勁兒搖了搖李衡的手,動情點頭“好,朕就不遠送了,皇叔快些上路吧”
李衡“”
他真的好想打人啊
然而文武百官滿京百姓都匯集于此處,李衡這些想法想想也就算了,他咬牙抽回自己的手,翻身上馬,帶著軍隊從城門離去。
軍隊離去后,紀城的龍輦直接回了宮。
百姓和百官們也紛紛散去前者還在暢想己方的軍隊能夠給予北夏人迎頭痛擊,而后者已經從前段時間的情緒中慢慢退潮且不提他們愿不愿意死戰,單就陛下只派了攝政王去往前線這個舉動來看,他也沒有死戰的架勢啊
而且不提這個,傳說中攝政王手上不是有虎符嗎他現在又為什么會乖乖聽從調遣
況且攝政王那可是親北夏派的,把他派去戰場,兩邊真的能打起來他不給北夏那邊主動開城門都算好的了吧
很快他們的疑惑就有了答案。
八月,前線戰場的消息傳回京城攝政王李衡率親衛叛逃大寧投奔北夏,走前下令麾下士兵于午夜大開城門放北夏人入城,另外還向北夏獻上了大寧的布防圖,以證誠意。
而還沒等大臣們一口涼氣徹底吸進肚子里,后面的消息緊跟過來守城的將領似乎早就收到風聲,那些開城門的士兵還沒到城門就先被斬了。
且攝政王叛逃后北夏與大寧打的第一仗,北夏大敗潰逃。
據臨城那邊親眼見證了這一仗的人是這么說的不知道北夏的軍隊是吃錯了什么藥,簡直是直接往大寧的陷阱里撞的,哪里防守強他們就往哪里沖,簡直像是被鬼上身了
收到消息的人紛紛驚嘆這不止是被鬼上身,還得是被大寧軍隊的鬼上身吧
而更聰明一些的家伙在腦子稍微一轉后便明白過來
哪里是什么鬼上身,分明是李衡獻上去的布防圖根本就是假的
一時間大寧眾說紛紜,有人說守將神武英明料事如神,有人說怕不是攝政王假意投降用生命來成就大寧的勝利,唯有被紀城親自坑下水的江立意識到了什么
他說那日御書房桌子上鋪開的涂鴉版布防圖是什么東西呢怕不是為了坑李衡的草稿練筆吧
這幕后的真相京城上下都是猜測紛紛,但更多人還是在為這難得的大勝感到欣喜北夏也不是他們想象中那么不可戰勝的嘛
而此時這首捷的締造人卻已悄然離開京城,來到河州的一座莊園內。
聞人恩急匆匆出來迎接“您怎么來這里了”
紀城自馬上跳下來,慢悠悠解下披風帶子,遞給旁邊的護衛。
他含笑道“這不是聽說先生的研究出了些問題嗎,趕緊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