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就這么種下去,味道當然不會很好,所以她是用嫁接的方法來改善果實的品質。
不過效果究竟如何,就要等幾年之后,這些小樹陸續長大,才能知曉了。
而除了這些,自家的自留地,程懷燕也沒有落下,種了不少品種豐富的蔬菜。這些菜,她是打算拿去賣的,所以特意買了一些小塘村沒什么人種的蔬菜種子,打算嘗試一下。
有人也奇怪了,就問程懷燕,“你怎么那么有精神地里的活還不夠折騰的,還要擺弄這些。”
“日子這么有奔頭,怎么會沒有精神”程懷燕這樣回答。
問的人一頭霧水,他怎么覺得這日子天天這樣,年年這樣,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呢難不成這就是他是組員,而程懷燕是組長,并且還能把日子過得那么紅火熱鬧的原因
一般人當然不會明白程懷燕的奔頭是什么。
其實她以前也很努力,但就只是努力而已,自己都不知道是為什么在努力,只是有能力了,就不甘心這么白放著,總要使出來才行。然而除此之外,她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只懂得干活,不知道享受。
現在卻不一樣了。
她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將來的某一天,跟巫洛陽一起享受。
只要一想到這個,她身體里就有使不完的勁。
時間就這樣安靜地向前流淌,沒有波濤洶涌,只有柴米油鹽。
在這樣的生活之中,人的感知有時候會變得很鈍,對于外界的變化難以察覺。不過對于小塘村的人而言,外界的一切本來就跟他們沒什么關系,以前不關心,現在也不關注。
轉眼就過了三年多。
這三年來,無論是黃橋還是巫洛陽,都順利地融入了小塘村。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提起他們知青的身份了。
當然,對于這兩個人的評價,村子里的人是完全兩極分化的。
黃橋在大隊長的運作下,成功當上了村小學的老師沒有擠掉原本那位女老師的職位,而是另外增加了一個位置。
這件事,村里人都頗有微詞。尤其是孩子們普遍反映,黃老師一點都不負責,上課就埋頭講課,下課就收書走人,根本不管他們聽不聽得懂,不像另一位老師那樣溫柔耐心,會注重每一位同學的學習進度。
他連作業都不批,交上去什么樣,發下來還是什么樣。
后來被批評過一次之后,索性就選了一個課代表,讓課代表去辦公室里幫他批作業。
學校的工作做得不怎么樣,學校外面的事,他更是一樣不沾。至于家務事,那他就更不可能做了,下了班,就捧著自己去縣城選購的故事書看。偏偏黃小蘭就喜歡他的這種“上進”,覺得讀書人本來就不應該做那些雜事,心甘情愿地照顧他。
而巫洛陽呢幾年來她始終跟著程懷燕一起下地,現在已經是能拿滿十個工分的壯勞力了。
在她和程懷燕的努力下,債自然是早就還完了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現在她們家的玉米飯里已經能摻上等量的大米飯一起蒸了。逢到年節,更是只蒸又香又甜的大米飯。
肉還是很少吃,不過程家的雞養得好,三只雞一起下蛋,隔一天就能吃上一個雞蛋,還能余下一些拿去城里賣。
像瓜子花生這樣的零食,在能自己種之后,家里更是沒有缺過。
到現在,程家已經是整個村子的小孩最愛去的地方。只要去了,絕對不會空著手走。
人們有時候也會感慨,覺得這么好的兩個年輕姑娘,婚事上卻遲遲沒什么進展,令人嗟嘆。不過,當事人對此表現坦然,甚至說出“找不到就不找了,不結婚又不是活不下去”這種話,人們就算背后議論,當面也沒人說什么。
這一年,似乎仍舊是很平靜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