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是有些顛簸,不過程懷燕牽了馬,來的時候,就是讓黃小蘭蹲在一邊的籮筐里,另一邊放上差不多的重物。籮筐里還墊了一床自家的厚被子,顛簸對她的影響也不大,頂多是有點搖晃。
問過醫生可以出院,大隊長就又去辦了手續,帶著人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籮筐里的黃小蘭精力不足,很快就在搖晃之中睡了過去。而程懷燕和大隊長都是心事重重,都沒有心思說話,只埋頭趕路。
天已經蒙蒙亮了,凜冽的過山風撲到他們的身上,凍得人渾身麻木。
快出城時,程懷燕突然停了下來。
“大隊長,我這兩天也打聽了一下,高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程懷燕突然開口說,“這么多年,下放的知青那么多,都等著這個機會回城呢,全國有多少知青,一個學校才能招幾個人就是縣城高中正在讀高三的學生,也不敢說自己就一定能考上吧”
大隊長聽她這沒頭沒尾的一段話,開始還有些不解,聽到后面才反應過來。
是啊,他光是想著黃橋考走了之后要怎么辦,可前提是黃橋他要能考得上
大隊長不知道黃橋原本的成績如何,只是本能地覺得上海來的知青,那肯定比別人強多了,根本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
然而現在細細一想,黃橋這幾年雖然都在看書,可看的都是那些故事書。而高考語文只是其中一科,還有別的科目呢。再說,大隊長再不懂,也知道高考的內容,跟故事書的內容肯定關系不大。
何況黃橋來小塘村也快四年了,四年沒碰課本,幾年前學的知識他還記得多少
他不僅要跟全國的知青競爭,還要跟今年正在上高三的學生們競爭。
考上的幾率有多大
“你說得對。”大隊長深吸了一口氣,贊許地看向程懷燕,“燕子,還是你想得周到。”
他之所以在出事之后,沒有去找自己的侄子黃家學,而是直接來找程懷燕,一是因為她是個女的,比較方便,二也是覺得程懷燕是年青一代之中最靠譜的。
但是沒想到她會這么靠譜
這番話一說,大隊長茅塞頓開。
高考又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考的,這兩個月也得想辦法搜羅一些課本回來,復習、做題,甚至去找老師請教,爭取多學一點。
他為什么要攔著黃橋參加高考,給人留下把柄要做手腳,也應該是在這些事情上做。
不不,甚至不用做什么手腳。黃橋來到小塘村四年,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全靠黃小蘭養家。他既沒有結識什么人脈,手里也不可能有錢,這樣的他,要去哪里找教材,又能去找誰請教
“咱們去看看城里的書店和垃圾回收站。”這時,程懷燕又說。
大隊長已經完全明白了他的想法,于是點頭道,“對對,去看看。”
于是兩人又轉了道,去了書店。結果還沒走到書店門口,遠遠地就看到許多年輕人都在這里排隊,還有書店的工作人員出來,拿著喇叭大聲喊,“高考教材已經賣完了,別排了”
程懷燕和大隊長對視一眼,大隊長舒心地笑了起來。
又去了垃圾回收站,這里的情況也差不多。
他們能想到的,那些做夢都想回城的知青、那些想讓家里的孩子去參加高考的家長,會想不到
高考的消息已經出來幾天了,這教材本來就搶手,又有那么多人想要,外面恐怕已經買不到了,只有找關系去借、去抄,才有一點希望。
別人不好說,黃橋是肯定沒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