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你當是拿著火鉗在家里自己卷啊,人家這燙下來,頭發除了發尾都不焦的。我看你頭發也挺長,我給你個地址,你也去燙一下趕趕時髦唄”
錢晴來了興致“那等年前我去看看,正好過年燙一下,也是個新氣象。”
時髦這東西,一旦不趕就得落后。
“前幾天我送來的衣服改好了嗎”
宋姐去屋里拿了一摞出來“改了這幾件,還有兩件需要重新綴扣子改走線,估計得等后天了。”
錢雨翻看了幾下這幾件改好的衣服,一件是長款的大衣,別處倒還好,就是腰那里的走線不整齊,還有整個衣服偏寬。錢晴就干脆把大衣的腰線改了,中間加了一道腰帶。這樣一改,本來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大衣現在看著竟然像是友誼商店賣的外國貨了。
宋姐也喜歡這件大衣,這會兒看錢晴把衣服攤開就更移不開目光“小晴啊,這件大衣你準備賣多少錢”
這點錢雨還真沒想好,她進的這一批貨沒花多少成本,但改衣服也花了不少了,平均下來每一件至少貼了兩三塊。
“宋姐你覺得呢這件大衣能賣多少錢”
宋姐舔了舔嘴唇,艱難轉移開目光“這我不好說,但之前送到我這里修的衣服里有一件跟這個差不多長的,聽客人說她買著花了八十多塊。你這件還更好看些,總不能低吧。”
錢晴心里也有點數,這批冬裝不可能賣便宜,本來這批服裝的布料就不差。白萍也說了要不是因為有問題,這些衣服進價都要四五十往上,那賣價自然水漲船高,就算到不了一百,也不能差太遠。
買東西最重要看是要賣給誰,錢晴賣布料的時候就很明白,她是打算賣給鄉下趕集的人,老粗布在城市也有市場,但這幾年大家到底日子好過了些許,能力范圍之內很多人已經看不上老粗布了。所以她才沒有選擇在油田的小攤上賣,而是弄去鎮上走大量的批發。
衣服就不一樣了,錢晴這次針對的是油田上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像是陳欣然那樣的,家庭負擔不是很重,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追求款式時髦的人。
沖著這些人去,賣便宜了才無人問津呢。
“那就賣一百吧。”
這件衣服是錢晴改的最滿意的一件,墨綠色的大衣,卻不像別的大衣一樣沒有腰身又臃腫,一條皮質的褶皺腰帶把整件衣服都點亮了,帶著些灑脫的好看。
宋姐半點沒覺得貴,反而附和道“這個價錢可以,而且料子也好,肯定賣的出去。”
錢晴又跟宋姐聊了幾句,才帶著衣服回油田去。
家里的存貨已經改出來快一百件,足夠她開張撐門面。
錢母最近的辣椒醬生意也打開了銷路,再加上錢雨剛離婚,一大家子都十分關注倩倩的狀態,索性錢母也不去擺攤子了。每天就在家里做一鍋鹵水,中午晚上賣完拉倒。也不趕著晚上出去擺攤。
錢晴把衣服放回家,熟門熟路摸去蹭飯的時候,就看見她爸正僵著臉坐在堂屋里。
錢晴
她爸生氣應該的,她帶著她姐做生意,她姐回來要離婚,離婚之后就馬不停蹄去開廠樁樁件件算起來,錢父仿佛是被人遺忘了,誰也沒有去參考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