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等人,現在三月份了,春裝本來就只能賣兩個月,到時候趕不上人家的步調,他們這一季還能掙多少
懷揣著劉淑梅這樣想法的店鋪不在少數,手腳快的當天就開始訂票,手腳慢也在后面幾天準備好了上路。
反正y市這么大的市場,晴月只是一個五十多平的店鋪,價格在那兒擺著,他們同一條街的店鋪,稍微賣便宜點,總能吸引到人來。
開業三天,錢晴算收入算的眉開眼笑。
晴月這個品牌,現在已經在這些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女青年中打開了知名度。第二天第三天不少人來的時候都說是被朋友同事介紹來的。
而晴月那標志性的大窗戶,厚重的印花試衣間簾子,一人高快到天花板的大鏡子
這些加起來,就是晴月的招牌。
頭三天的忙碌過去,生意也迎來了相對平穩的發展期,錢晴這時候也不再送衛生巾了,開業送三天也差不多了,手里還剩余了幾百包衛生巾,她得留著慢慢看回頭客有多少。
錢母和錢雨都走了,店里只有錢晴和徐阿花兩個人。
這幾天下來,錢晴對徐阿花滿意的不能再滿意,甚至幾乎要超過丁杰。
徐阿花有眼色,會說話,最主要是一點就透,也不用錢晴手把手一句一句教,就是默默看錢晴怎么招攬客人,然后就能跟著學。
“阿花,你中午想吃什么”
這個店鋪什么都好,就是沒個能做飯的地方。徐阿花住在這里,平時就要買著吃。
錢晴對徐阿花滿意,給她開了一個月五十塊的工資,出差的話就全包費用,平時就是包住不包吃。
但話雖如此,最近的早飯都是她從油田給帶過來的,午飯一般就倆人一起在外面吃,只有晚飯是徐阿花一個人吃的。
這把徐阿花弄得很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太沾光了。
“什么都行。”
老板對她這么好,她哪里還挑三揀四呢
“那咱們中午就吃炒粉干吧,我看街角新來了一家攤子在賣。”
“行”
錢晴從收錢的柜臺下面翻出來兩個飯盒,不一會兒就回來了,兩個飯盒里裝的滿滿當當,是油亮咸香的炒粉干,上面撒些蔥花。
趁著這會兒店里沒人,錢晴給徐阿花塞了一雙筷子,又把錢母的辣椒醬打開,兩人一人舀了一勺澆在粉干上,拌勻之后那股香味和辣椒醬的味道就散開了,香的人喉頭一滾,恨不得抱起碗吃個痛快。
錢晴跟徐阿花都端著飯碗到屋后面的窗戶臺下面吃,錢晴在某些事上要求還是很嚴格的,就比如吃飯一定不能在衣服周圍吃,免得味道沾上。所以最近幾天兩個人都是端著碗在里面開著窗戶吃。
徐阿花一邊吃,一邊盯著門口,這個地方正好能看到大門處,要是有客人來,她就要放下飯碗去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