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晴目光飄到對面的店鋪,自從她的標志性大窗戶和店里裝潢火了之后,這條街上很多店鋪都改了窗戶。
但她的店鋪內部的裝潢,卻沒有幾個跟著學的。
就因為太麻煩,又貴又要花時間。
勉強停業一兩天改了窗戶已經是咬著牙做的了,再去改電線改柜臺,那又要花多久時間
所以這條街上,最顯眼的還是晴月。
錢晴點著桌面:“她們就算仿,也要個時間吧,等她們再大范圍上貨時候,我的新貨早就到了。流行這個東西就是要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都不算。”
同在一條街上,錢晴也沒道理占了全部生意,她只要保證,最時髦最新的衣服款式,都是她這里出的就可以了。
有了這個印象,她的晴月才能源源不斷開下去。
四月初,梧桐大學的房子蓋好了,錢晴跟周皓花了半個月去細致的裝修。
總共是兩層房子,十五間大小不一的門面店。錢晴留了一間五十多平的門面做晴月的分店,又留了一間六十多平的門面店做衛生巾的經銷點。
丁大舅丁二舅的門面足有一百多平,是錢晴特意把兩間門面房合在一起的。
剩下就是留了三間小門面房給丁大舅丁二舅的徒弟們。分別是做贛省水煮,各種餅和包子,還有一個是做各色糕點零食的。
丁大舅丁二舅和表哥丁明都十分激動,這段時間以來,他們的盒飯是越賣越好,尤其加上錢晴提議的提前訂餐,現在一頓賣出去三四百份也不是問題。
光是看這些捧場的學生和教師家屬們,就能知道餐館往后的生意會有多熱火。
錢晴把剩下的門面店租出去,什么賣文具的,賣樂器的,賣二手物品的
當然也沒忘記閆教授的二手書店。
就算是不太清楚情況,明眼人也能看出來錢晴起的這棟兩層小樓未來的發展不會差。
放出來的門面房很快就租出去了,錢晴定的租金也不高,低于五十平的都是二十塊錢一個月,高于五十平的三十塊錢一個月。
對比起東門這里動輒四十往上的租金,這個價格十分便宜。
但錢晴制定了嚴格的合同,上面詳細寫了一些不能做的事,如果違反,她會不退押金并且結束租賃。
其中包括,要把垃圾放到不遠處的垃圾站,做吃的要保持衛生,做別的買賣不能賣假貨,不能坑蒙拐騙學生
錢晴未雨綢繆,學生們一般比較較真,這地方有一家賣假或者衛生不搞好,那學生們可能就不會再來。而且學校人員密集,消息傳的快,今天你坑了一個,明天就是一群人都要指著你罵騙子。
錢晴是想把這里變成梧桐大學的“商業街”
,而不是想撈一筆就跑的。
好在這些店主都答應的十分爽快,錢晴也收了三四百的租金。丁大舅丁二舅更是直接給了五十塊租金,他們的店是這里最大的,自然要給最高。
終于,一切處理好之后,在四月的十八號,隨著一串鞭炮聲。
梧桐大學此后十幾年讓大家念念不忘的“小東門”,在這一天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