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傅一下子就笑開了,吃飯好呀,剛開始叫他從鵬城大老遠跑到這中原地區來改個小餐館,他還有點不情愿。
雖然錢多,但到底是幾十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咣當咣當叫人心煩,還人生地不熟,方言都不通。
事實也確實如他所想,這家小飯館是真的不大,三十多平的屋子,后廚不到十平米,樓上二層還是個住人的地方,滿打滿算也就半個月不到就能干完。中間一半時間還是等著水泥干透才好接著干。
但自從下車之后吃了這位羅秋小姐做的菜,他一下子就折服了。
光是為了這口腹之欲,他都愿意多做幾天活不要錢。
自從在這里干上活,他每天一睜眼就是盼著中午這餐飯。羅青云給的待遇不錯,給他們定的也是最好的招待所,三餐的費用也夾在酬金里,足夠他們每一頓都吃上八大碗。
王師傅才不要吃八大碗,他寧愿吃羅小姐做出來的白面條也不稀得吃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羅小姐做的白面條都比肉好吃。
想起中午又能吃到的美味,王師傅美滋滋地喊了一嗓子“都抓緊著了,再過一個小時就能吃午飯了”
“好”這一嗓子回應可比王師傅痛快的多,幾個半大小伙子瞬間咽了口口水。
不知道午飯是什么是前幾天吃過的紅燒雞塊拌面還是玉米餅子配酸辣湯昨天羅小姐做的羊肉湯面也不錯。
糾結啊糾結,世界上為什么有這么多好吃的。
羅秋倒是沒有那么為難,畢竟她每天買菜都是挑最新鮮的買,菜譜都是臨時定。哪樣菜最新鮮,就做哪一樣。
今天賣菜這條街多了些賣紅薯葉的,看上去一片翠色,新鮮的很。
“地瓜葉一毛錢一斤啦”
立馬就有主婦丟了手里的紅薯葉扭著身子走了,一毛錢一斤,買菜是不貴,但地瓜葉一長一大片,掐了還能長。這么一算,仿佛這種食材平白要低賤了許多,不值得這個價錢。
羅秋翻了翻地攤上的紅薯葉,上面還沾著點水。
賣紅薯葉的婦女趕緊說道“不是我們往上淋水,是早上落的露水。”
羅秋倒是不多在意,只要新鮮,貴點她也愿意接受。
“給我稱個五斤吧。”
“好嘞。”
婦女滿臉喜色,她別的菜早就賣完了,就剩這點紅薯葉,也就是個五六斤的量。也是她一大早覺得地里的紅薯葉新鮮,隨手掐的,一毛錢也是她壯著膽子喊得,她心里價位就是個五分錢。但考慮到來這一條街買菜的主婦們都喜歡砍價,所以她才喊了個高的,等著人還。
這一時不察,還碰上一個有錢的
“您瞧好了,高高的,五斤一兩,算您五斤。”
羅秋從包里拿出個小手帕,里面包著些毛票。她數出五毛錢遞過去,手里拎著綁紅薯葉的麻繩。
“張嫂子,這么快就清貨啦”
“嗯吶,我今天可是起了個大早,摘完菜就趕著進城的最早的牛車來。”
“等我一會兒,我這兒還有一點菜,要不了一會兒就得,咱倆一塊回去。”
“你就剩這一顆大白菜了,還不趕緊折了價賣了了事不折價人家不看你這最后的貨底的。”
“你說的有道理,我再喊兩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