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材料燉的差不多,丟一把干粉條,再燜上小半刻。
掀開鍋蓋的時候,就讓人饑腸轆轆。
雜面饅頭在另外的小爐子上也蒸熟了,下面是小半鍋玉米面粥。
許余只覺得本來還不算餓的肚子這會兒造反的厲害,滿臉佩服的說道“小秋啊,你這手藝真是沒話說,熬菜也能做這么香。”
羅秋找了個本來用來盛油的缽子,把鍋里的菜鏟出來,把黃色的缽子鏟的冒尖。
“這不是下鄉那幾年練出來了嘛,那時候都是大鍋菜。”
許余本來要說什么,聽到她這樣說也把話咽了回去。
晚上的菜不算多,一個葡萄酒鴨翅,一個大鍋熬菜。但依舊把羅青山父子倆吃的嗷嗷叫。
葡萄酒鴨翅帶點甜,油亮鮮紅,酒味把鴨子本身的味道遮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融合在一起,細細啃上一會兒,覺得嘴里都是醇厚的香味。
熬菜則是z市這里本來就有的土菜,家家都能做,家家的做法都不一樣。多數人家都是趁過年時候,家里有的都丟進去亂熬一通。
但羅秋做的菜卻自有一中不同,每一中食材都放的恰到好處,土豆綿軟,胡蘿卜帶點清甜的汁水,大白菜和黃豆浸了汁水,吃起來那叫一個香。用小碗再扒拉點粉條,澆點汁,配上雜糧饃,只覺得口里胃里都是暖和的飽足感。
羅秋拿著小碗喝玉米面粥,熬的時間久了,玉米面粥粘稠又晶瑩。一口吃噎著了,順著喉管直到胃里的玉米面粥就是最好的東西。
本以為這一大缽子的熬菜只怕吃不完,羅青山一個人就干掉了半缽子,還搭上兩三個雜面饅頭。
把許余給氣了個好歹“你那破胃心里沒點數啊中午吃得少,晚上吃這么多能消化的了”
扭頭一看,大胖兒子也不遑多讓。
多多那小碗都已經翻了兩回臺了,七八歲的小娃,拳頭大的饅頭,自己一個人干了一個。
許余忙活著去找山楂丸出來,給這兩個不省心的貨吃。
羅青山和多多抱著肚子,后仰在椅子上,一副要駕鶴西去的飽足模樣。
“小秋姐,你回來住吧,你回來了我一定每次都考第一。”
羅青山聽見胖兒子的話就嗤笑一聲“還第一,就你那破爛成績,能考第一我叫你爹。”
多多來了勁,眼睛亮晶晶的“那行說好了,我要是考了第一,你管我叫爹”
羅青山看看周圍沒有趁手的,干脆脫了腳上的拖鞋,一把丟到胖兒子臉上“你跟誰倆呢我管你叫爹,那管你媽叫啥”
多多把他爹的拖鞋從臉上拿下來“那按輩分,你得叫奶奶啊。還有小秋姐,你得叫小姑。”
羅青山脫了另一只拖鞋“你特么這還算上了”
父子倆鬧得不可開交,許余本來拿了山楂丸出來,看見這樣更生氣了,一人腦袋上糊了一巴掌“吃那么撐還敢飯后劇烈運動趕緊的,把山楂丸吃了滾去洗碗”
等到父子倆終于老實了,隔岸觀火的羅秋被小嬸拉著進屋。
羅秋心道,這才是今天的主菜呀。
果不其然,小嬸手里拿了幾張照片出來。
“小秋啊,來看看這里面有沒有喜歡的”
“小嬸”
“你聽小嬸說,小秋,小嬸不是催你,這結不結婚本來就是自己的自由。現在跟早些年也不一樣了,你就是一輩子不結婚,你小叔我們也是把你當親生孩子看的。但小嬸是覺得吧,這婚結不結的再說,先當朋友處,多認識幾個人也不壞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