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要上班,沒空陪著妻女去市里買樂器,這事兒就落到了葉母身上。這個年代,小縣城的百貨大樓里的選擇太少了,書穎帶著母親、妹妹到了市里才勉強買到一臺立式鋼琴和一把吉他。
在這個時期,鋼琴是稀罕的東西,就算是普通的鋼琴也要一萬多塊,最差的也要幾千塊。在普通人一個月工資只有幾百塊的時期,這相當于天價了。吉他比鋼琴便宜,書穎辨音質和做工,選了一把要一千多塊的。
葉母跟書穎商量,說“我看那臺6000多塊的也可以了,一萬多塊的太貴了。”
書穎穿越前不是富豪,但也不把一萬塊放在眼里,她上個時空又是超級大富豪,一萬塊兒一頓飯都是常有的事。所以,現在她的格局上也沒有太把一萬塊錢當一回事。
書穎卻堅持說“媽,鋼琴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妹妹要彈到成年。琴的音質好,她才會喜歡彈,心里喜歡的事才會讓她堅持努力,將來練出一手真本事。錢以后都能賺回來,可是妹妹學琴的年齡過了就不能回來了。”
一旁的琴行老板娘聽了,不禁笑著跟葉母說“你閨女說得對呀,培養孩子是要花錢的,現在培養他們花得多,她們才能學到更好的本事。”
“書穎,你挑吧,我也不懂。”葉母嘆了一口氣,揉了揉小女兒的頭,“姐姐一定要給你買好的鋼琴,以后你可要聽話,好好學琴。”
書穎再跟老板娘討價還價,因為她要買一架鋼琴、一把吉他,就讓樂器行送了一支中國蘇笛和一把口琴。竹笛和口琴都是便宜樂器,老板娘平常賣貴的樂器時經常會當贈品。
書穎再去文具店里給自己買了一套繪畫工具,這雖然也不便宜,但她花的是自己賺的錢。書穎必須向原來的自己奮進,至少要補上她技能的合理性。
書穎現在沒有什么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她的理想就是小藍提的要求發財。
書穎發現考全科滿分的變現能力有點差,這個回報要等她上大學時才能得到。就算真的當了學者,估計賺錢也不多,跟小藍的要求有點遠。
但是她現在唱了兩次歌就能賺到五六百塊錢,如果名氣大一點,再去更好的舞臺唱歌,就能賺到更多錢了。設計繪畫的變現能力應該也比考試強些,她也必須撿回來。
琴行的小貨車可以送貨到縣城,母女三人乘著小貨車回家,省了一筆客車費用。到縣城時已經過了5點,沒有客車返回鄉鎮,只能在縣城房子住上一晚。
葉母一直操心著家里的豬和雞鴨要餓死,書穎勸葉母不要養這些家禽家畜,人被吊在鄉下,根本出不了遠門。但是葉母守著家鄉土地過日子的觀念太深了,未成年的書穎一時勸不動她。
第二天,葉母回到老家去了,她知道書穎的本事,就把帶書慧去少年宮報名的事交給了書穎。
書穎給書慧報名了小學的鋼琴入門班級,她自己則報了一個吉他的中級班。通常來說沒有學過的學生是不會報中級班的,不過少年宮的老師只管收學費和教學,可不管她從前有沒有上中入門課程。
書穎鉆的就是一個信息差,父母反正都不懂,培訓班上的老師和學生也不了解她,她說自己看書學指法或偶爾請教吳文杰學了點入門功夫,誰會那么空去一一求證難道有錢賺或者證明她開掛后能送她去坐牢
上完了一堂課,書穎收好了吉他正要離開,忽然就有幾個中學生朝她看來,然后圍了過來。
“你是xx中學的葉書穎”一個男生試探地問。
書穎點了點頭“你好,你認識我”
兩個男生和一個女生臉上都露出驚喜神色,那個女生走了過來,甜甜笑起來。
“我叫李夢婷,我在電視上看到過你你居然能作曲,你唱歌真好聽,舞蹈好酷”
書穎裝做恍然大悟,淡淡一笑“謝謝你夸獎很高興你能喜歡。”
男生們也自我介紹起來,一個叫張文超、一個叫吳彬,他們都是縣城二中的初二學生。
幾個學生十分熱情,好奇地問她怎么會來這里學吉他。
“我念小學時一直當文藝委員,對音階比較敏感。可是只上過小學音樂課、鼓樂隊和音樂舞蹈班,從前只學過吹豎笛,沒有系統地學過別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