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延慶不由得默然,他知道義弟確實聽義妹的。義妹通古博今、文武全才、相貌風度超然,所以擁有樂觀自信的領導魅力。
這是一種學識超越常人的信服力,是一種敏銳的洞見力,是一種樂觀積極斗爭的精神,是一種令人欽服的膽色。這樣的品格不常有,但是歷史上不是沒有。
裴延慶道“她要是嫁給了我,她如果是對的,我聽她的又怎么樣”
裴崇璟這時倒被問住了,如果兒媳婦是聰明的人,聽她的有什么壞處可是他作為家主,當然是秉持裴家本位主義,想讓兒媳進門后為裴家服務,而不是裴家讓一個女人在背后掌權。
“可你能娶她嗎”
這一句就把裴延慶問住了。書穎還小,從沒有說過她對他產生了男女之情,就算今天她也只是說起裴延慶是她心目中的良人,卻不是對他動情。
最要不得的是她有個北朝的“未婚側夫”,這事情不解決,哪家敢聘她做兒媳婦
裴延慶正想著和書穎表明心跡,期望兩人達成共識,朝結成連理的目標努力,可是在臘月二十八時,宮中突然傳出喪鐘聲,太后薨了。
皇帝表面功夫還要做足,令文武百官戴孝,年節不得飲宴,一年不得婚嫁。又令京中官宦子弟非有緊急大事都得在太后出殯時上街披麻戴孝,所以書穎、書林一時之間不便離京。
既然不能走訪親戚或飲宴,免了很多繁文縟節,又不能馬上去南陽,書穎、書林二人也只得在家日日習武。
書穎內力漸長,正在回憶當年白逸衡的武功。白逸衡除了法術高強之外,武藝也是極強的,招式剛柔并濟,融合了他本體族類和神裔的特色。
書穎小時候毫無內力,外功體力也極差,自然使不出任何厲害的招式。這就好比,很多球迷能夠知道一些著名球星的絕技,還能說出道道來,可是他們就是使不出來,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那時書穎的功夫還不如現代時,可現在有四五年積累,已經能使很多功夫招式了。還沒有到大師之境,速度和力量還不夠。
柳墨卿傳授輕功時,書穎也悟到了在沒有法力時應該怎么用武學內力來靈活運使武功招式。浸營柳墨卿的點穴手和葉世釗傳的大小擒拿手已久,她內功運轉提升能施展“靈蛇功”。
“靈蛇功”是一種從蛇形攻擊化出的拳、掌、爪、點穴手合一的功夫,因為攻擊邏輯奇詭,讓他防不勝防。
但是“靈蛇功”到底是徒手功夫,沒有法力就等于閹割了遠攻部分,和有兵器的高手實戰會吃虧。
所以她結合白逸衡的身法、所傳授的經驗和易理,創出“葉氏六路劍法”。每一式劍法又有八種易理變化,其實就是四十八路劍法。
四十八路劍法中又有陰、陽、半陰半陽的變化,因此又可衍生出一百四十四種。如果半路變招,則更加千變萬化,只有形成身體肌肉記憶和內功運使的本能,就達絕世高手之列。
針對人的正面的五體和背面的進攻方式,對敵方可能的八類反應的料敵先機。八種反應符合易數,基本包羅萬象,事實上普通人在打斗中根本想不了那么多、也做不出那些復雜的反應。
書穎為了更精益求精,不得不閉關苦練,葉世釗也更深切地了解女兒異于常人,天賦可謂是天人之境,自然做好大后方。
書穎閉關九天,終于將“葉氏六路劍法”融會貫通,使得行云流水,揮灑如意。
書穎出關時才正月初十,太后都還沒有出殯,眼見是要在宮內停靈七七四十九天才出殯了。
在太后出殯之前,葉世釗也不太可能有其它事,只陪著兒女學文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