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奇道“還給我備了新衣服”
葉玉敏低頭笑道“我做的,你別嫌不好看。”
“怎么會”
翌日大年初一,一早起來進行祭祖活動,大半日的繁文縟節不細述,晚膳用得早,休息得也早。
大年初二也不是出門訪親的吉日,所以葉家人都計劃不出門。
書穎因為睡了一個充足的好覺,早早起來練功。不曾想書林起得比她還早,已在園子空地上練劍,但見他劍光霍霍,招招式式守攻如意、行云流水,這火候已然今非昔比。
書林見她來了,收劍負于身后,微笑道“不知妹妹近年功夫精進如何”
書穎才不跟他客氣,笑道“試試就知道了。”
書林對妹妹的作風十分適應,站到一邊,挽了一個劍花,然后劍尖往下指,以示邀請和致敬。
書穎拔劍,將劍鞘擲在了架子上,笑道“我就不客氣了。”
書穎便先用“反葉氏六劍”朝他進攻,他要以“葉氏六劍”中的招式應對,這就像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
這要看兩人浸營這套劍法的深淺,沒有最強的功夫,只有最強的人。
書穎用六成功力連攻他頭、左臂、腹部,锃锃锃響,她招式使到一半又變招,她虛擊進攻,半招手收回又進攻下一招。
書林使“正葉氏六劍”本是先守后攻之劍法大乘,他又極了解“反葉氏六劍”的路數,可是她這樣半招進攻又極快變招,他居然來不及完成后續的進攻就已先一步面臨時危機,不得不再先守。因為她太快,如果他不變,跟她比進攻之快會輸。
書穎一連使出十八個半招“反葉氏六劍”,越到后來書林越吃力,他最后的招式已被她牽著走了。書林失去主動權注定不能贏,只提氣用輕功來避。
書穎也躍起追擊,書林左躲右閃,最后還一個“回馬劍”,這一劍他用了最快的速度,并且故意離開她左頸兩寸。
這是他們之間拆招的規則,如果是用全力就故意稍避開些位置,如果進攻到位了就算勝。
但是書林劍仍然失攻了,書穎料敵先機斜斜翻了個跟斗,同時手中兩顆鐵蓮子飛出。
書林只覺得雙腿上的伏兔、曲泉二穴微痛麻,他一分心她的劍已經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書林既佩服又懊惱地看著她,嘆道“我自詡習武不敢懈怠,已能和哥打成平手,居然在你手上討不到一招的便宜”
書穎收劍,退開一步,淡笑道“你敗在太了解我的劍法了,陷入了思維定勢。認為對手朝你期望的方式打是兵家大忌,同樣的武功在對付不同的人時也要活用不同的打法,前提是你把這劍法練得夠扎實。”
書林品味一二,點頭贊道“妙呀我確實心中在期待你使一招到老,與我一招一式決高下,但是你這么使時,我就無法判斷你到底哪一招會真的使老。其實等我精神松弛或者慢下更多時,你后面任何一招使老都能擊敗我。”
書穎笑道“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這是針對同門的高手的一種方法,對別派人不必如此。其實同一種劍法用法也千變萬化,如果不知變通,怎么苦練也難成一流高手。若是知道變通,懂得研究對手,二流的內功和劍法也許能打敗一流高手。”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武道亦是如此妹妹這兩年內功也精進很多,為兄自愧不如。”書林自知內力進步,可是發現妹妹顯然也不是原地踏步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