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知道他們會找她,所以她不能去做生意,只好躲在這里跟他在一起。
平日一起習武半日,然后就一起做研究,暫不問外面的紛紛擾擾。
她傳他有興趣的高等數學、化學、物理,給他做各種物理化學的小實驗,他打開了新視野。
夜晚,兩人也沒羞沒臊,恩愛纏綿不休。在精神和身體上都得到無法自拔的愉悅。
卻說書穎在入宮前失蹤實讓朝野震蕩,畢竟皇帝要迎她為妃的事已經滿京皆知。
趙瑋將事情強壓下去,但是京城民間仍然在懷疑皇帝怎么不納妃了。
在原本的納妃之日過了三天,他便在大朝上表明,他和皇后夫妻不和,沒有感情。并稱先帝病重之時,他本欲為先帝守孝三年再大婚迎娶救命恩人、同門師姐葉二娘為妻。
沒有想到他壓著未秉明時,先帝不知緣故,借著一段清醒時間就突然下旨賜婚。當時他不便抗旨,怕先帝加重病情,所以才被迫大婚迎娶劉氏為太子妃。
這段婚姻本來就是一個錯誤。
一半大臣上疏皇后正位三年,未聞失德,持以錯誤二字定廢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
那一些大臣請求趙瑋收回成命,便有大臣在朝上向葉世釗質問,問他如何教養女兒女德的。葉世釗也是一邊心疼女兒,一邊生女兒的氣,其實內心也生皇帝的氣。
每一回都是皇帝糾纏二娘,空許諾言不履行,無怪二娘不想理他,這個局面完全是皇帝一手造成的。
葉世釗知道皇帝不娶到女兒誓不罷休的,便淡淡道“她幼年喪母,在下一個鰥夫只能親手將她當男兒養大,她文武之藝也未見得不如男兒。若是不信,便讓令公子與在下女兒比一比文武藝。”
葉世釗這話雖然得罪一批人,卻也讓部分人暗自贊嘆他的自信。但想葉二娘小小年紀,名滿江湖,定不是江湖人都謙讓她,人家是真有這能耐。
趙瑋轉回話題,說“朕知列眾愛卿為劉氏不平,但是朕可破例賜她還家,不干涉她另嫁。”
劉尚書出列跪拜,眼中含淚“皇上微臣自知出身寒芥,皇后才不堪作范中宮,然她既已入宮,便是皇家的人了,微臣不敢接她出宮。”
趙瑋沉吟道“唐太宗在位時,便稱婦人幽閉深宮,情實可愍。遂放宮妃出宮,令其任求伉儷。歷朝歷代宮中空守婦人眾多,民間男子無可娶,還有什么事比這更可悲可憫嗎
有不見者三十六年朕實不想朕的后宮也出現這樣令天下人悲嗟的事。放婦人出宮另配,滋生人丁,有何不可
朕令殿中省擇選一批宮人和劉氏一起放出宮去,若是天下人非議,朕也一力承擔。劉愛卿盡管為令千金另擇佳配,朕若得聞此喜訊,可賜百金以賀。”
皇帝已搬出前唐太宗時的仁政出來,有從前的明君前例在,他要放宮妃出宮便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之舉。
雖然在位皇帝放廢后出宮是聞所未聞的,但皇帝是鐵了心要廢后。現在不接受皇后出宮歸家另嫁,難道堅持讓她幽守深宮至死
連劉尚書本人都在考慮這時候與皇帝硬碰硬沒有好處。他雖然在朝中門生眾多,但也不是他一家獨大。
至少樞臣韓平、戶部尚書葉世釗都不是他的門生,軍中武將地位雖不及文臣,可是但凡要另擇新君輔佐報今日之恥,都得動兵才行。
劉尚書此時身在高位已久,又自恃當初輔佐先帝時就有功,一時也不想著當初也是先帝提拔他的,否則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翰林院的編修,他和先帝是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