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氏出嫁多年,自父親調進京后,二十多年不曾回家來。
此時兒子進京科考,她就順道帶著女兒回娘家探親,自然講究一些排場,免得被今非昔比的娘家低看了。娘家的人都重視她、敬著她,她在婆家也能自抬身價。
原來這葉大姑姑嫁到太原王氏為婦,早年也頗為不易。因為丈夫曾經為了求娶她而要死要活,拒絕了他姨表妹,這事讓王老太太記恨上了王葉氏。
之后幾年,葉清江雖有爵位,但是升官不快,到了葉世釗被太后和安陽郡主強逼,葉家男兒并沒有什么大權,那幾年葉大姑吃了好些苦。
但是近幾年,王葉氏娘家弟弟葉世釗平步青云,侄女、侄兒比弟弟還名氣更盛,侄兒少年得志,二十歲出頭已官居四品。
他雖是武將,可是他是皇帝同門心腹兼大舅子,現在的老丈人是文臣樞相,又是侯門長子,與普通武將不可相提并論。
太原王氏雖是前朝就傳承的大族,可如今闔族人也無一個有葉世釗、葉書林、葉書穎的本事和官運,王葉氏在婆婆面前總算揚眉吐氣了。
到去年趙瑋非要冒著朝廷反對、不顧劉尚書顏面和自己的顏面也要廢后立葉書穎,王老太太年紀又大了,更不敢如往日一樣找兒媳麻煩了。
這回王家一起來京,自要先在葉家借居些時日,卻也要擺足太原王氏的派頭。葉大娘子的丈夫也只是當著一個沒有差遣的散官,不如他父親官至一路轉運使現已死了,或像丈夫的祖父一樣在真宗朝官至禮部尚書。
王葉氏沒有想到這王家講排場居然給現在的葉家姑娘和少夫人造成不便,但是這位韓氏這么不給她面子,她心底也有些不悅。
那周嬤嬤也有些尷尬,才又介紹說“少夫人,這來的貴客也不是外人,是侯府的大姑奶奶,您今年才嫁過來,所以不知呢。”
韓泠泠就算再不喜歡王知敏,這時也得表演出意外的樣子來,然后朝王葉氏輕福身,笑道“原來是姑媽來了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了,我沒有認出來,請姑媽恕罪。”
玉敏也道“我記起來了,端午前祖母收到姑娘來信,我一直忙著府內外的事,竟然也忘了。姑媽快請進”
王葉氏才道“是我們遠道而來,行禮人馬多,耽誤侄兒媳婦和大侄女兒的事了。”
玉敏落落大方“自家親戚,不必如此外道。”玉敏見府里一個管事的出來,她就直接吩咐,快些疏通過道,安頓車馬行李。
玉敏和韓泠泠表面和氣迎了王葉氏、王知敬、王知敏進府去,到了二門時,還有裴青檸親自迎接。
稍作禮節問候,就迎了他們去葉清江、盧氏的院子去。
王葉氏并不是生在洛京伯府,也不是在洛京長大的,當年葉清江長期在外任職,舊府邸中只有幾個老仆守家。昔年王葉氏來過幾次洛京,府內還是比較樸素的。
今日一見,伯府升為侯府,之前斷斷續續經過修葺,去年皇帝將精致富麗的原郡主府賜給葉家,此時已經面貌一新。
太原王氏就算再怎么名門世家,如今在朝中無人當三品以上大官的情況下,想在京中這樣好的地段置辦這樣大的屋子,也非常困難。
其祖上的相府是敕造府邸,既然相公不在了,當然被收回了。他們在京也有地產,不過長時間沒有主子居住,一時也收拾不出來,也不能擺放侯府規制的擺件。
但見府內仆婦丫鬟行走如風,進退有度,規矩嚴然,便知這氣象不同了,王葉氏心頭反而有些情竊起來。
進了葉清江院子的大廳堂,就見他們老夫妻已經坐在堂上了,廳堂上還守著七八個丫鬟。
王葉氏一進廳堂就落下淚來,跪了下來“爹爹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