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敏也知道這事的重要,顧不得對葉家的恨意,道“外祖母,其實三哥很有才華,這回發揮失常,到底也算中了。
舅舅在殿試上幫著給個機會,讓三哥展露才華,又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皇上和舅舅都說他的表現好,將他名次提到一百七八十名,便是進士出身了。”
王葉氏突然走到盧氏面前,雙膝跪了下來,淚眼婆娑“母親,我求你了。你去跟弟弟說一說吧。”
盧氏搖頭“我雖然不通朝廷的事,但是科考乃是國本,我還是知道的。兩百七八十名提到一百七八十名,這不是名的差距,而是一百名的差距,天下人又怎么說世釗若去求皇上了,世釗就將天下的讀書人都得罪光了。”
王葉氏淚流滿面,王知敏不忿道“當初皇上不顧群臣的反對也要廢后立表姐,葉家也得罪了朝堂那么多人,如今不是好好的嗎”
盧氏眼皮子一跳,心中不爽卻不表現出來,淡淡道“那是皇上甘愿冒著被群臣反對的風險,我葉家可沒有強求皇上一分。若非皇上執意要立二娘為后,二娘情愿在江湖上干出很多大事來。
知敬雖是葉家外孫,可是為了王家子賠上葉家全家在天下讀書人中的口碑,我雖老朽,也不能做出這種事來。世貞,你就不要為難我一個老太婆了。”
王葉氏心頭冰涼,知道盧氏不肯幫助去要求葉世釗,她只能起身,托稱有些累了,便帶著王知敏回她們借居的客院。
王知敏心頭恨不得將葉家拆了,奈何她現在只是一個十歲的小姑娘。她只有將這些欺少年窮狗眼看人低的葉家人一一記在賬上,只盼哪日鳳鳴九天讓他們好看。
王知敬考了那樣的成績,對未來前程生出些恐懼,他冷靜下來時生出鉆營的心來。
這個時候,高中的士子們都會成群結交,王知敬知道葉氏兄弟是頂級的社交圈,就想尋著他們去結交京中世家子弟,自提身價。
只可惜被葉世釗要求發下重誓的兄弟倆極怕王知敬纏上來,得知高中消息后,就與韓家公子、蘇相的侄兒及省試第一、第二名一起去邀月樓了。他們本來就不是一伙出來的,得了消息時走得快,王知敬就沒有搭上東風。
玉堂高中省試第五名,書林在江湖朝堂的名聲極顯卻禮賢下士,韓澈是樞相家的公子,也如清風朗月,蘇、陸、辛等三人都甚為折服。
喝到午時,葉、韓兩家子弟心想家人也在等待他們,便與蘇、陸、辛等人告辭了。
書林、玉堂回家就去葉世釗書房了,此時父子三人已商量著玉堂得學習些大理寺的公務。
考試前幾名,基本上皇帝都會直接授官,進士及第會授八品監丞,進士出身名次靠前或者關系好的能得到大理評事的職差。庶吉士是明朝后的事。
葉家展露興旺之象大兒子與裴延慶武藝相當,卻美名傳天下;二兒子高中省試第五名;皇后女兒玩票也能當武狀元;大女兒與柳家人一起管“柳葉商行”,也比旁人家的女兒能干。
他原來因為不是科考出身被拉進政事堂有些尷尬,現在政事堂的那些進士出身的文官也不能看不起他了。
兒女的成才會讓人相信,當年若不是被打亂了生活,他就算有爵位繼承,也一定會高中的。
晚間一家人在葉清江和盧氏院中擺飯,王家三口人自也在場。葉家人的喜氣洋洋就像在他們心口插刀,各種滋味難以描述。
宴散之后,王葉氏因心惱了娘家所有人,便與一雙兒女說在王知敬參加完殿試就搬出去。
原本最有傲氣的王知敬這時卻猶豫了,說“已經住了這么些日子了,此時倒不用急了。等授完官上任,我們再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