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時期的軍校培訓炮兵科的學員時都難有真馬,真炮也很少,也要先學理論和別的東西。禁軍的馬雖然整體比不上北朝和西朝,好歹有馬。
她設計指揮軍械廠鑄的銃和炮也有一些,讓百來位學員操作學習不成問題,這個條件相對來說已經很好了。
趙瑋了解書穎,如果他不但身體不強壯,精神上也很懦弱,她就更不會喜歡他了。趙瑋的主戰傾向除了源于少時的志向之外,就是他不愿自己心愛的女人面前向別人跪地求饒。
趙瑋知道她是真有才干,她也愿意做這些事,讓她去做樂在其中的事,也助他一展志向,這是雙贏的選擇。
趙瑋又道“有些人居然說派使臣去西朝賀他們新皇登基,送上厚禮。歲供之事也可談,如果每年出一二十萬貫錢買來和平,省錢省力,一動兵戈花的可不只這個錢了。”
“這不是省錢不省錢的問題。我朝百姓辛苦賺錢,憑什么要每年白白給別人財帛”書穎果然不屑地說。
“財政連年入不敷出,如何還能每年再給西朝錢”趙瑋嘆氣,大為不甘,“今年后宮用度的錢有一部分還在手中,能省出多少來”
書穎攤了攤手“最多省二十萬貫,煉鐵煉銅都不夠。”
趙瑋表示他的私房還能擠出十萬貫錢,書穎嘆道“皇上那點錢還是留著急用吧。西北十年沒有大戰,邊防怕是糜廢了。”
書穎只能有多少錢就干多少事了,只盼邊境動亂沒有那么快降臨。
其實趙瑋不提,書穎過些時日也得跟趙瑋提炮兵課程培訓的事,趙瑋主動提除了了解她的個性之外,書穎在閑時還給他講解過一些知識。
趙瑋因而知道要學習才能用好那利器,雖然沒有學高深武功那么高的門檻,但也不是笨蛋能用的。如果他的將士不學會用,軍械廠造再多也沒有用。
越說龍娘進宮覲見了皇后之后,便備了禮拜訪葉家,這既是基本的禮儀,也為打好關系。
葉世釗和書林、玉堂等男子在外忙于公事,劉浩凌則在太學上學,府里就由裴青檸、韓泠泠、張丹娘招待她,擺了私宴。
龍娘自小離家習武,近年與書穎合伙跑商,把生意做得大,見多識廣,宴上說起這些事來,葉家的主子丫鬟都聽得有趣。
不過,因為見她年紀不小了,生得花容月貌,端是好人才,裴青檸這個長輩不禁問她姻緣之事。
龍娘微有些不好意思,眼神有幾分落寞,終還是坦白地說“我這些年都忙著經營商行,沒有考慮過終生之事。”
按說終身大事也有父母做主的,她就算忙于商行的事,父親也得有主意才行。
裴青檸轉過彎來,只怕她這樣的才貌,尋常江湖人難以配得上了,而官宦人家又看父兄功名出身,一般不肯放下身段娶她的。
本朝的“職業女性”多半是自己才貌雙全、經濟獨立,可是父兄不得力,因此在婚姻上高不成、低不就。如龍娘這樣拖到二十二歲還未成婚,在本朝也不算稀奇事。
裴青檸拉著她的手道“好不容易進了京,也都不是外人,娘就多留些日子,我們也盡一盡地主之誼,帶你到處玩玩。”
龍娘知道她這是好意,帶她多見一見人,或許京中能有合適的好人家看上她,裴青檸也可以做個媒。
龍娘感激道“夫人之邀,原不該辭,只是娘娘還托我去和南邊的商號簽約,這事不誼久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