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俘虜了不少人,其實中下級的將士多是可以收編改造的,她手中正缺少將領。
“你既然原為副都統軍,就暫為我軍副軍都指揮,我雖奉皇命監軍,但是正式任命還得經皇上任命,你就先干著,正式任命等朝廷下達。”
書穎接著又問他麾下的幾位將領,經過他的勸說,也早就有心歸順南朝,書穎同樣讓他們原來什么級別,歸附后仍然什么級別。
這打了勝仗,有近兩萬的俘虜,書穎正可讓他們協助整編俘虜。
話說兩頭,西北打得如火如荼,戰報陸續傳到洛京,朝野民間聽多了大捷,不由得喜氣洋洋,歡欣鼓舞。
不過朝廷的錢糧也花得像流水一樣,戶部都高速運轉起來,在各省籌集錢糧。朝廷也不得不用鹽引、茶引、酒引等東西籌錢,還從各種商業上厘稅。
因為財政上的困難,政事堂決定,西北戰事不能再擴大化了,必須適可而止。不然十年后的鹽、茶、酒等方面的錢都要預支花完了。
朝廷便連遣人去西北宣讀圣旨,要與西朝談判休戰。
趙瑋雖然也忌諱外戚勢力獨大,但是在國家大事上還不糊涂,傳旨與西朝和談的事由皇后負責。趙瑋知道書穎在利益上的事絕對不會讓人白占便宜。
在洛京的圣旨傳到之前,書穎派人與裴延慶聯系上了。她也因為打下靜塞軍司,歸順起義的西朝將士不少,才了解西朝軍政情況。
西朝原來的總人口也就不到300萬,其中老弱婦孺都不能戰,就算全民皆兵1560歲之間的男丁都上戰場能抽出五十萬人來,卻不可長久。
常備軍也就10萬左右,戰場利器“鐵鷂子”的總數也僅有3000騎,畢竟物資人口是有限的。這3000騎,在涼州折了600騎,在威州折了800騎,因為直面南朝軍才集中在兩個地方。
還有興慶留了300騎,余下分布在西朝西北部300騎,還有東部與南朝接壤區域300騎,東北與北朝接壤區域600騎。
最重要的是白馬強鎮軍司之前的精銳隨偽帝出征,之后為守西朝核心地帶的南邊門戶靜塞軍司,把白馬強鎮軍司分駐的300騎“鐵鷂子”都放在靜塞軍司。
現在他們只有不滿員的輕騎兵,常備軍人數不滿五千,而余下是各部族軍隊這些軍隊也算是部落私產,就像是的山頭,在逆境中一定不會拼自己的底子。
書穎就帶著環慶軍、鎮戎軍、300侍衛親軍火器營、往利部、張棟所率的七千俘虜兵攻打白馬強鎮軍司。火器營的炮彈十之七八用完了,但是火槍彈藥都還在。
書穎大軍與天武軍、神機營和降于他們的四五個大小部落蕃軍會師。
天武軍、神機營的將領到了書穎營帳來參拜,書穎親自迎出帳,笑著上前“三哥、皇甫兄、諸卿,快快請起”
他們都平身后,才往抬頭看向書穎,如裴、皇甫與她大半年未見,此時她比在京時更加意氣分發。皇甫元均日日思念她,盼著見她,此時才見著,不禁又悲又喜。
書穎迎他們進帳,便又介紹了自己所帶的主要將領們,各自寒暄后,書穎先入座后,余下將領分品級賜了座。
書穎笑道“三哥在西線可是打得好不熱鬧,可謂七戰七捷,好生了不得”
裴延慶笑道“打的是順風仗,熟悉地形,而且神機營打掉敵軍精銳騎兵后,余下的兵馬并不難打。上回打西壽保泰軍司,對方不到兩萬人,精銳只有幾千人。還有起義部落,所以我軍才得勝。倒是娘娘夜襲西朝大營,刺殺了西朝皇帝,這下可要威鎮天下了”
書穎擺了擺手“我就想著去碰碰運氣,憑我柳葉派的輕功,就算不成功,自己逃跑的能力還是有的。沒想到運氣還不錯。”
皇甫元均微笑道“娘娘從來都是真功夫,哪里是運氣了娘娘藝高人膽大才能冒這險,旁人如何敢潛進敵軍十萬大軍的軍營”
“沒有十萬,這是他們吹牛夸大的,真實兵力估計就八萬。”
裴延慶道“管他十萬八萬,今日匯聚再此,眼前這點兵馬,必定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