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葉家越發如日中天,可是作為葉家姻親的王家卻并沒有沾到光。王知敏的兩個嫡親兄長,王知敦被老太太養廢,王知敬考個同進士一直等不到授官。
葉世釗不肯幫他,弄得京中的文官暗暗以為王知敬有什么不可對人言的品行上的大缺點,所以也無人肯收他們家的錢保舉他一個同進士候上缺。
本朝統一關內中原地帶時,王家站隊不好,又無爵位。剛統一中原地區時,王氏還能借余威,又有王家祖父還爭氣,延續富貴。
可是這七八十年來科考越發完善一些,選文官實職差遣的,不會看他是太原王氏。所以哪怕太原王氏幾百年聲名顯赫,但是王知敏祖父一死,人走茶涼。
王家還有余錢,所以嫡支一家老小搬來京住了幾年,因為男丁皆無官位,所以王知敏長到十五六歲,國色天香,卻沒有什么機會去高官女眷聚會上露臉。
王家頹唐至此,葉世貞只好去葉家求盧氏和葉清江。盧氏和葉清江當初生了葉世貞的氣,到底是自己女兒,也想跟家權在握的葉世釗說一說情。
葉世釗堅稱王知敏和王知敬心術不正,會給家里引來禍患,不肯幫忙為王知敬謀差職,不肯給王知敏抬身價。
有這兩個不肯,簡簡單單的招待一下葉世貞對王家來說又有什么用連親外甥和外甥女都不肯幫,那妾氏所出的,葉世釗根本就不認識。
王知敏就算當過太后,此時她不過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少女,手中無一個能人可用。她想當寵妃爬上去,可是她沒有機會見到現在的皇帝。
眼見到了適婚年齡,因為她長得國色天香,也有五六品官家為尚無功名的兒子求娶,王知敏如何肯屈就。
王知敏記得趙玨當年會去白云觀,甚是禮遇白水真人,便提議去白云觀打醮,每月都會去進香。
趙玨原本好好的帝王之路到如此的邊緣人物,落差太大,加上一生多情荒唐,所以更喜歡去白云觀尋求一個清凈,也找白水真人說說話,開解心情。
王知敏這個有心人就遇上了來此散發苦悶的趙玨,王知敏裝作不認識他,不小心被他看到了絕世美貌。
趙玨想起“前世前塵”,當年給她的寵冠后宮,任她戕害后宮。書穎當年說過只有給好處的才是愛,自己當年什么都給王知敏,難道他真正愛的是王知敏嗎
趙玨就算有兩世記憶,他仍然覺得自己最愛明妃,可當年他未給明妃一分好處和縱容,后來卻全都給了王知敏當作補償明妃。可是這種補償,明妃真正的親人卻并沒有什么利益。
憑葉家對王家的態度,以及書穎當年對他冷淡,他覺得明妃少年時就回來了,而且她帶著更多的奇遇回來。
趙玨知道王知敏的心機和勾引,他左右總不能當和尚,又一腔怨念無處發,想著王知敏是個發泄的好對象,所以就跟父母提出要納王知敏當如夫人。
本來王知敏在閨房聽說懿王府派人來提親的消息終是心情愉悅,但是聽到是如夫人名份,像是晴天霹靂。
王家也極力表達他們家女兒要做當家主母,但是媒人就說先世子夫人高氏是王妃侄女,與世子當年少年夫妻,世子才多年不肯再娶,如今能納如夫人已是破例了。
又言懿王府門第的尊貴,世子一表人才,就算朝廷三四品官人家的女兒也多的是爭搶嫁他作妾室。
王家起先不答應,媒人鎩羽而歸后,就許久不再上門。不久就聽說趙玨納了一位六品官家的女兒做如夫人,王家心懸了起來。
葉世貞再去求娘家,趁葉世釗休沐時親自苦求他給王知敏體面,好讓王知敏能想嫁給趙玨當繼室。葉世釗不為所動,只說王知敏一切緣法看她自己,葉家不落井下石,也絕不會捧她。
葉世貞求娘家失敗,回家后遭了窩囊的丈夫一頓打,還有老太太的搓磨。王知敬和王知敏也并沒有拼力保全母親,在他們看來,母親在葉家沒有得到任何助力,才致他們前程暗淡。
王知敬的事業受挫,不怪自己才華不足,不怪自己文章的思想不符合朝廷的偏向而科考名次難看,好像一切都是葉世貞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