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載不動的東西,蒸汽車可以載動,甚至以后耕地也不用牛了,本來十天才能耕完的地,一天就能耕完。”
這時在場的讀書人的臉色都不由得變化,便有人想這樣的學問才能真正利國利民,可儒學將來又立足何地
在場的工匠無不景仰太后的,太后傳他們設計圖,無息借錢給他們在光州安居立業。讓他們技術真正私有化,讓他們可以憑技術富起來,就像就現代的解放戰爭時期的分地一樣讓這些工匠所擁護。
既然太后看重這件事,他們肝腦涂地也要按照圖紙造出各種部件,其中需要焊接也好、用模鑄也好,他們都弄得出來。
書穎則先回京去了,因為京中今年夏末要舉行蔭官考試,到秋收之前要定下淘汰人員和減俸人員,此事沒有她坐鎮,朝中只怕要炸開來。
書穎帶著大公主趙薰乘在八匹馬拉的太后鳳駕大馬車內。車內分前中后三間,前一間候著奶嬤嬤、宮女,中間是書穎和女兒的活動場地,后面還有小間可以出恭。
這樣的座駕在這個時代屬于超級豪華了。她所攜儀仗已經簡化,仍然旌旗蔽日,侍衛親軍中的宮廷侍衛、步軍、馬軍扈從,隨行官員車駕緊跟其后。
人員太多,要顧及孩子,所以行進速度有限,不像當初她一人一馬縱橫天下。過了兩日才到汝南境內,書穎不愿擾到地方,行轅又只設在府衙,一切用度,照價賠給地方財政。地方也不可以用她出巡為名,短了今年該上繳的賦稅。
汝南地方大小官員都在府城門前迎接,書穎出車駕露個面,轉身回車駕時,卻見葉玉堂的車旁站著一道人影,頭戴著遮陽帷帽。
書穎看到他抱著胸,手中拿著一把她很熟悉的劍,不禁吃了一驚。
他怎么在這兒他不是走了嗎
書穎到行轅時傳玉堂來問,玉堂才說起當日遇上李玄的事,又稱他是孟承志的師兄。
“師兄”
玉堂聽她語氣有異,問道“娘娘懷穎李兄的來歷不實嗎”
書穎呼出一口氣,道“那倒未必不實。績遷是有這么一位同門,我當年聽他提過。他這位同門內外功皆修,精通術數易學、兵法陣法,有經天緯地之才,只不過為人甚是崖岸高峻。”
崖岸高峻只不過是好聽的說法,說不好聽就是孤傲,不愛與他看不上的人交際,玉堂當然聽得明白。
“我識得他有些時日,他雖然不多話,倒沒有如何孤高。”
書穎不知道李玄想干什么,她該說的都說了。她微有不安,最終還是說服自己。他還不至于要害她,否則當年她落在他手中,他能有機會困她一輩子的,那兩年他的機會也很多。
不日出巡鑾駕歸到京畿,文武百官代表出城迎接,其中就有在京忙著軍改的皇甫元均。
軍改第一刀動的是能讓她如臂使指的神機一營二營和葉書林所轄的龍衛軍。
將神機一營、二營擴編為“第一軍集團軍”,榮譽番號“神機”,司令員皇甫元均,副司令員柳非青。
“神機營”雖然延用“營”的叫法到今年,可早幾年一營在編人數就不下于五千人,二營三千人左右。到兩年前出征時,一營已有八千精銳,二營則有四千多人。
第一集團軍滿編將達4萬人,下轄兩個軍四個師第一軍的第一師、第二師,第二軍的第三師、第四師。其中第1軍軍長由皇甫元均兼任,第2軍軍長由柳非青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