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淡笑不語,又笑著問裴延慶和曹駙馬家的兒女,幾個少年少女出列朝她問禮。書穎神色溫柔了一些,說“孩子們也這么大了,該是婚配的年紀了。”
書林笑道“皇上,三哥的嫡長女定給了臣的嫡長子,早些年他們還未出生時就提過的。”
書穎無法反對這門親事,只道“這倒是門好親事。熙兒過幾年也該娶親了,若不是近親血緣的人成親不利于優生,我們兄妹三人都親上加親才好。”
裴延慶倒不懷疑書穎這是瞧不上他的女兒。他與書穎自小相識,所以早就聽她提過近支血親成親的弊端,“同姓不婚”也包括女子的血脈。書林就更了解這個事情了,所以從來沒有想過培養女兒當皇后。
裴延慶道“臣的小女兒原就蒲柳之姿,便不是血親表兄妹,如何配得上燕王殿下”
書穎微笑道“若只論相配,如何會配不上近親結婚不利子嗣,但倘若孩子們自己愿意承擔選擇的后果,朕并不會阻止。”
葉熙道“母親,兒臣還小呢,現在只想好好讀書習武。舅舅們都到二十二歲才娶了舅母們,我跟舅舅們學習,十年后再考慮成親的事。”
書穎考慮到現在自己仍然年富力強,暫時不用兒子聯姻。況且兒子當過幾年無權的皇帝,他真的娶了權臣之女,對她的皇權也未必有好處。
“吾兒有志氣。你舅舅們娶親時,一個已經是將軍,一個已高中進士,你也得像他們一樣先自己有本事再娶妻。”
“我知道了,我要是沒有本事,姑娘嫁了我,心也未必在我身上。”
葉熙此時不過是十三歲,他幼年喪父,雖曾因為書穎奪位有些介懷,但書穎曾和他好好溝通過,余下的一些芥蒂還不足以讓他生出心魔。
通常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是父親,可葉熙父親少時是病嬌、又在母親出征時因為與眾妃嬪縱欲掏空本就先天不足的身子,最后病死,他就很難當孩子心中的英雄了。
葉熙內心的大英雄是天下公認的古今第一全才、天下第一美人的母親。他見滿堂的親戚大臣家的夫人和千金,果真無一人有母親的一半的容貌。見怪了母親這樣的美人,尋常女色亂不了他的判斷,對他的誘惑力不大。
母親另有情人的事讓他有些意見,可是他一個小輩也干涉不了。葉熙不是傻瓜,得罪有才能、實權和背后大勢力的皇甫元均和李玄于他沒有好處。
說一句實在話,倘若他往后想當母親的繼承人,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兒子,他去拉攏他們及背后的勢力才更符合要當皇帝的人的思路。
這就像是宮斗文中的沒有母族為依的皇子和出身高貴、受寵卻沒有兒子的妃嬪及其娘家結盟是一個道理。這種情勢并不會因為女子當皇帝改變。
午時的宮宴至申時初散場各自休息,晚上元宵節時,書穎帶著兒女、重臣登上紫微城城樓上觀看煙花表演。
城樓下也有不少民眾聽說女皇、大臣們今天與民同樂,聚集在城樓下。京中不少中產人家,聚在城樓下的百姓都衣著光鮮,喜上眉梢,享著這太平盛世。
酉時末刻,書穎就下城樓了,也放了大臣們回家與父母兒女聚聚,她帶著兒女回寢宮去。皇甫元均作為軍人,假期并不是隨意的,他一輪假或者需要在朝中述職,他就會只在宮中。
皇甫元均很少看到李玄,有時只打個照面。這時書穎和皇子公主們沒有乘輦,因為晚餐吃得多,就走一走。
皇甫元均見李玄護衛在側,皇甫元均就走到書穎身邊俯身對牽著書穎的手的葉薰說“公主,我給你騎高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