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帶著兒女、總參部和烏衣衛、隨身太監宮女入駐南院大王府邸,而耶律隆進的部分妻兒也在燕云,都搬出王府。
李玄帶著烏衣衛,在燕云漢官的協助下,將南院王府前后上下都嚴查了一遍,因為他龍圖閣的人也有精于機關暗道的,他把密室、地道也都排查了一遍才放心。
書穎在南院大王府安頓,開始在這里辦公,處理軍政要務,第55師、56師負責皇帝禁衛安防。
第六集團軍旗下一軍負責去攻打或受降順州、檀州,另一軍并負責城內外治安和看管改造俘虜,包括軟禁耶律隆進的任務也交給了他們。第八集團軍則朝薊州進軍,并支援第二集團軍。
書穎駐扎在幽州已是五月中旬,到了第三天,就傳來第二集團軍的捷報,他們已經拿下渝關及附近的所有小城鎮。
再過兩天第一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也傳來捷報,云州等九城已被攻下,燕云十六州全部收復指日可待。
燕云十六州是契丹王朝統治穩固的基礎,其族原不擅農耕和生產,北方廣闊地邊也不能好好開發,得到十六州才使其財政和物資更為充足。
沒有布置在南院的一半精銳、沒有了從前的歲供、沒有了燕云財政收入,上京就和大的部落沒有區別了。
皇甫元均得到王司令的支援,又囤積了一個月的補給,于六月出關進入中京道,一路上除了遇到些千人以內的騎兵騷攏,并沒有遇上大的阻礙。
跨海不易攜帶多少重跑,皇甫元均也只集了兩個炮兵營,但是王司令的所轄第八集團軍也有四個炮兵營,這個火力也足夠攻城了。
中京離渝關不遠,兩路中的主力會師一起,由皇甫元均擔任總指揮,王司令任副總指揮北上,十日到了中京城外。
為了節省時間,用攻城炮打破城墻,突擊營就沖進去,顯然他們已被嚇破了膽,無法組織巷戰,殘余部隊往北逃去。
與書穎預料的不同,其實關外城池中仍然有許多有些胡化的漢人。在唐末軍閥混戰時,很多漢人百姓逃往南方,也有漢人逃往北方就定居下來的。
契丹人的技術工匠缺乏,很多漢人在北方也有一份生計,這也有利于北朝政權恐固。而他們主體民族仍然多以游牧為生,其中壯丁則從軍。
大軍占領中京,殘軍可以快速北逃,普通老百姓卻逃不到哪里去,他們沒有自己的好馬,又拖家帶口的,只能留下來。
皇甫元均見這些人沒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張布公告臨時軍管政策,中京除了有戰后的殘破之外,倒是很快安定下來。
葉書林、頗超阿綽、野利護都等在洛京開完了動員會,便帶著親衛軍快馬加鞭趕回西北,二十幾天才抵達了河套一帶。
到三月中旬,所有西線部隊集結,糧草、彈藥都準備好了,西北兩路漢羌百姓也都被調動起來,用馬匹為大軍運送補給。
本來三月中旬就要出發,卻遇上一次大風雪,耽誤到下旬,葉書林心底著急也沒有法子。因為在路上馬匹光吃所帶的一點草料是不夠的,必須在草原上放馬補充。一路上被冰雪覆蓋,大軍就算能趕到上京,也是瘦馬了。
七八天后,天氣暖和了許多,西路大軍才各帶著如后世士兵的行軍背包,騎著馬、拖著大炮穿過廣闊的北朝西京道北邊內蒙草原,兵指上京。
路上遇到一些小于千人的部落,被歸附大夏的羌人番軍收拾。羌人番軍也裝備了部分國防軍淘汰下來的,自己的騎射能力又不下于契丹人,對付他們就是碾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