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穎在李玄的相助下,溫補藥膳、內功心法、外用藥、鍛煉等方法調養了八個月,基本恢復身材,也結束了自己的哺乳期。
她著手處理遷都的事,可是這時候葉清江突發疾病猝死,享年83歲。書穎是神醫,她也無法預防這種死法,依她判斷,可能是突發腦梗,畢竟年紀大了。
書穎親自到靖安宮吊唁,并下詔追封他為“夏顯祖昭孝文穆皇帝”,命在靖安宮停靈七七四十九天。然后由她的次子葉然19歲、長女葉薰15歲代她伴隨太皇葉世釗扶棺北上。
將會把葉清江棺槨運到新都屬于他們葉家自己的皇都、皇宮中選停靈宮殿先停靈,等修好皇陵再按照帝王儀仗下葬。
此外百官來吊唁,因為他是女皇之祖,都要披麻帶孝。武成貴君和文德貴君既然是皇帝的人,自然也要以孫輩身份分擔起守靈堂的工作。
書穎一身素縞,勸著父親不要哀傷太過,還要保重身體,并和葉薰親自扶他到側殿休息一會兒。
書穎給他把一把脈,發現他身子還好,這才放心了,又開了一些溫補的藥膳給他。
葉世釗道“哪里需要這么麻煩了,我只是一時傷心和累著了,沒有大礙。皇上自己保重,一邊生養孩子,一邊處理那些軍政商業之事,夠你忙的了。”
書穎道“政事堂有介修他們,幽州有熙兒、生意上的賬目有然兒和昭隱,內宮的事有薰兒,總參的事有元均、大哥、子聿他們,爹放心吧。”
葉世釗面露惋惜之色,道“你祖父之前還一直想去幽州看一看,可是終沒有等到。”
書穎也輕嘆一聲,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們扶他棺槨去幽州停靈,也算了他生前心愿。爹自己要好好保重身體,長命百歲,好好住一住新皇宮,幽州的皇宮修得比洛京舒適便捷有品味多了。”
葉世釗道“你建的,哪能不好呢我倒想去瞧瞧那個火車,聽說已經造出了能拖五節車廂的火車了。加煤、加水后,連晚上都能一直開車,每個時辰能跑100里古代一里等于四百多米,從幽州到上京只要四天時間。”
書穎笑道“我也想去坐坐,還我是兩年前坐過兩節車廂的,那個速度還不快。現在因為軌道鋪長了,那些工匠做的試驗做得多,改進了很多。”
葉世釗道“朝中為下個階段修建鐵路的優先權吵翻天了,皇上意屬先修哪里的”
有了交通便利,物流和人員流動就都大大提升,各位官員們一看,這天下處處都有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地方。所以各有政見,想建鐵路方便自己負責的工作。
書穎沉吟了一會兒,道“現在各大公司鋪設鐵路有了經驗,效率能提升。朕有意為鐵路的事發行國債,以便有足夠的資金同時開建幽州到朔方和幽州到武昌的鐵路。
修好到朔方河套的鐵路,可為進一步謀取西域、漠北做好基礎。武昌是除了幽州一帶之外的最大的煤、鐵復合產業基地。修到武昌后,武昌就可成立分廠,出產鐵軌和火車,鐵路往南擴至嶺南,往西擴至蜀地。”
葉世釗悠然出神“如此一來,新京到關東、西北、嶺南、蜀中都有鐵路,新京到河南東路、淮揚江南、遼東有海路和運河,可以全面控制疆域。”
書穎點頭“不錯。不管風云變幻,這些地方都會成為華夏統一的本土,文化、經濟上都結成一體,向外拓展殖民地,文化和經濟實力影響藩國。大夏就可成為遠勝大唐的時代。”
葉世釗因為父親的死有些感慨“人生無常,人生七十古來稀,希望我還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