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到北京大學拍攝國家隊成員的采訪和新聞短片,導演、主持人和他們先進行了交流。書穎是習慣對著記者和鏡頭的人,其他成員雖然不擅長拍攝,但他們都很自信聰明。
幸好是大臺的黃金檔新聞媒體,不會拋開專業去挖家庭八卦,只圍繞大賽本身拍各隊成員的短片,介紹他們來自哪所中學、讀幾年級、幾歲。
還對領隊何教練也進行了簡單采訪,主要是了解國家隊怎么挑選隊員和集訓過程。
半天時間就完成的采訪和拍攝,他們就在原來集訓的教室里見到了本校的招生辦的劉主任。劉主任誠邀他們加入本校,專業由他們自選。
書穎還在矛盾,不知道去上航空大學,成為飛行員,再選上宇航員這條路更好,還是去讀基礎理論科學專業更好。
書穎看他們都大多數報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因為這是熱門專業,更能保障世俗意義上的前程。
書穎則表示自己要想一想,再選擇專業,劉主任笑著說“如果你想好了,隨時聯系我。”
不但是劉主任關注他們,還有另一所大學也把目光放在他們身上,書穎也一樣回覆。
書穎回到酒店,過了今天,奧數委可就不支付酒店的費用了,書穎必須盡快做出決定。
書穎忽然想起了參加英語演講比賽決賽后,李朔留過名片給她,如果她想當交換生可以咨詢他。
高中交換生學費這么貴,書穎沒有什么興趣,但是如果現在有機會直升國外好大學的本科,那肯定是好機會。
她不一定要實現第二個世界沒有實現的事,不會過多糾結。因為她現在出國念書,就離原主家萬里之遙,隔著太平洋,這個好處是實實在在的。
葉家三口人這幾年再也夠不著她,她回國也只回前幾個現代世界長住過的城市,隔幾年去探望師長,除此之外,不需要因為別的事回那個縣了。
書穎打定主意,打開了房中的電腦,她登上了某q之后,擬好一個郵件發了過去。然后才關注高中同學、幾位演講比賽上認識的朋友們給她發來的道賀。
因為她原主在初中時沒有申請某q,加上她又沒有電話,所以原主的初中同學都沒有什么聯系。只有上次回家時在菜市場遇上了賣菜的周麗青。
書穎在高中班級群里回復大家感謝,然后又給演講比賽認識的朋友回復了感謝。
她忽然發現有些人要添加她好友,現在的網戀還挺盛行的,很多人加這種陌生好友。
書穎對此沒有興趣,正一個一個拒絕,忽然發現一個發來驗證的人說我是李朔。
書穎發現這是昨天前發來的,所以沒有過期,她連忙點了同意。
李老師,您好我發了郵件給您,請您有空時看一下。我這兩天晚上都會上網,希望能得到您的回復。
書穎洗了澡后再看電腦,發現他直接在社交號上回了。
我看過你的郵件,你真敢想,難怪對高中交換生的機會不動心。但如果你真的希望走那樣的路,我愿意聯系我的校友,幫你寫推薦信試一試。我這幾天在武漢探親,如果你方便,可以到武漢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