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annas”是指annafatheatics,這是全球四大數學神級刊物之一,而且是成立時間最早的數學神刊,一年只出6期,每期只有10篇論文,可見要在這上面發表論文的競爭之大。
能當這神刊編輯的都是大神,那種指望抄襲上刊的人簡直是做夢。國內能在這四大神刊上發表論數學論文的人應該沒有幾位。
如果國內哪位學者能在這刊物上發表論文,就基本能奠定他在國內學界的地位,甚至在世界都有一定的地位。
還有一點很重要,這個神刊一開始是由哈佛大學出版的,從1911年開始轉移到了世界的數學中心普林斯頓大學。現在的主編之一就是普斯數學研究院的一位教授,與這位康威老教授是朋友。
“教授覺得我可以,我就試一試。”書穎心情愉悅,燦爛一笑。
老教授說“你很出色,sue,我想你的論文會讓數學界沸騰的這么漂亮、簡短的完美證明,你是怎么想到的”
書穎道“我來大學之前就讀了黎曼幾何,我對四維物體很感興趣。我有幸成為您的學生,我對扭結也有了興趣,對四維物體的研究和扭結理論有深刻的關聯。”
老教授笑著給了她一個大拇指“興趣是最好的創造動力。我得打電話給我的朋友,他們一定會很想見到你的論文。”
康威因為書穎論文的事打電話給莫里斯教授,他一聽到這個幾十年的課題被完美的解開了,一樣興奮不已。這個問題是研究拓撲學的數學家們最關切的問題之一。
莫里斯迫不及待,同時還有數學研究院的其他聞風的教授們。星期五晚上,普斯的各個年齡階段的數學家們就約了沙龍聚會,書穎這個當事人也在邀請之列。
這些智商頂端的人看到書穎是一個還不到17周歲的美貌亞洲少女,聽說曾是今年的io唯一的滿分冠軍,都不禁覺得稀奇。
頂級的理論數學家幾乎很少能看到女性,菲爾茲獎自設立以來,就只出現過一位女性拿到該獎項。
他們問起她解來這個問題的過程,書穎微笑道“關鍵在于繪制姐妹扭結,但是我剛好擅長立體繪畫和空間想象,我想出這個思路后,我在感恩節期間就一直畫,終于畫出來了。”
李朔的碩士學位導師席勒教授也在沙龍上,他是數學及電算交叉學科的大佬,同時也是一位數學家,他還是書穎入學普斯的推薦人之一。
席勒教授看了那“姐妹結”后感嘆“真是一個完美的設計40年的難題,證明起來居然這么簡短。關鍵在于創造力思維,大部分人就困在這一道門之外。”
這個證明震驚本校的數學大佬們,大家一致看過論文不吝稱贊,莫里斯教授作為神刊的主編之一,決定于12月就上annafatheatics。
這一篇論文的發表就是一道分水嶺,把她從一個普通的數學系學生變成了可以擠身為年輕數學家。這個行業中,出現過一些年輕的高智商天才,書穎年紀是很小,但不是唯一年紀小的天才。
既然一位普通大學教授在神刊上發表一篇論文就聲名鵲起,一步登天,從普通教授變成重量級數學家,書穎做到的事也沒有區別。
分享沙龍結束告別時,莫里斯教授與書穎握手表示恭喜,書穎問起收費問題。是的,向各種科刊投稿發表不給稿費,反而要收費。
“你的論文不長,排版不會很費工夫,所以就收800美元。下周一你把稿件和費用送到年刊編輯部辦公室,5點前會有人的。”
來參加沙龍的數學家們已經知道了她的論文,可是世界其它地方的數學達人們卻不知道,自然沒有人反對論文上年刊。
年刊是雙月期刊,逢雙月出版,下個月是12月,正是雙月。書穎在11月底交稿就能馬上發表,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也是因為數學界都會好奇這個40年的困擾問題怎么解決。
星期一上午,書穎上了一節大課,就跑去年刊編輯部辦公室。反正在數學系的地界里,趕在上下一節課前飛奔過去。
在別的地方上大學的話,她要在世界神刊上發表論文還要寄件等消息,還要防止別人占了版面,自己的論文上不了。能在世界學術中心念書就是這點好,她作為一個本科生,老師都是權威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