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超有些退縮,說“她從前就眼睛長頭頂上,看不起我,現在又怎么看得起我”
孫欣怨道“誰管她看不看得起你,只要她不得不給錢就行了。”
葉文超仍然沒有回答,孫欣拍了拍他“你不靠上你妹,你讓我和孩子們都喝西北風嗎靠你在縣城一個月3000塊的工資”
葉文超再無能,到有了妻兒時也無不得不去鉆營,他對書穎的感覺已經不是小時候的樣子了,產生了一種底層人對高知有錢有勢的人的一種敬畏。
他和父母不一樣,父母有身份上的優勢,葉文超再自私,這么多年來也明白了,妹妹沒有養哥哥和侄子的義務。
書穎和李朔回了北京,暑期時沒有課業,她一半的工作時間用于編寫適合國內高效的前沿數論教育的教材,因為目前國內的數論教材落后世界近二十年了。
李朔有數據研究項目,同樣沒有教學任務,且沒有多接校外的講學工作,富余些時間陪女友。
李朔發現女友把上午的時間用來編寫數論教材,有時還會找他討論一下,下午時就在撥弄她的吉他。
她還預訂了一套國外的高品質混音電子琴,花了她幾十萬塊錢。
李朔喝著下午茶,聽她在陽臺上時急時徐彈奏曲調,或能引起他心靈的一陣激情,或清越地得令人一陣舒爽。
李朔不禁想起對她一見鐘情的那一年,她在演講比賽的才藝表演部分,正是演唱一曲小甜甜的英文歌,她的文藝表現力不容小覷。
李朔倚在陽臺欄桿上,發現跟她在一起時,即便他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說,也是迷漾的日子。
聽她完整彈完一段美麗的樂章,看看今天不錯的天氣,才問“為什么突然想玩音樂了呢”
書穎才道“我缺錢。我在想,要不我出唱片賺點錢吧,把房貸還掉,然后給幾個母校捐點錢。”
李朔挑了挑眉“你認真的”
書穎點了點頭“再過兩個月,我能拿出數論新教材的稿子了,我還是能抽出一些空的。”
李朔問“你拿出書稿就是成稿嗎”
書穎聳聳肩,笑道“那么你認為目前國內哪位理論數學的學者有自信審我這個中國唯一和世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菲爾茲獎獲得者的書稿”
李朔想了想,笑道“也不能太自負了。”
書穎點頭“我同意這一點,誰也不可能出一本完美的著作。試用第一版本后,發現教學當中的問題時能改進編排,還要不斷新增前沿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