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有弊吧
武神奧義,融合之法越多,威力就越強,直至天下千宗萬法盡在心中,信手拈來,便是所向無敵的武神
此理跟“書到用時方恨少”有些類似,而各種奧義特性,反應在武神武魂上,便是一只只手臂。每融合一種,就會凝成一只靈活堅實的手臂。
第五天。
前往九陽洞和落葉池的句容軍,頗有戰果,已經越來越多人投降,相信兩寨堅持不了幾天。便是其余勢力,也是暗流洶涌,卻沒再組成新的聯軍,若非有冥王殿坐鎮,可能早就蜂擁而至臣服了
此時,武信已經重鑄了近二十個天罡穴竅,進境驚人。
六千信武衛,已經成功整合,平均修為也達到了煉氣一重中期,八九成突破到煉氣境,讓那些未入選信武衛者,羨慕得雙眼發紅,更是勤修苦練
“主公兵部令書”
日上三竿,武信修習結束,章青上前匯報道,并遞過一卷卷軸。
攤開,正是從兵部直接傳達的軍令。
傳令句容縣縣令武信,放棄剿匪行為,七天內率領句容縣七成軍隊,匯聚到江都郡城,與江都郡大軍匯合;一個月內抵達河北,三個月內抵達北疆邊境,與大隋遠征軍匯合。同時,句容縣必須自行承擔十萬大軍的半年后勤物資,不算是物資還是人力,都自行解決,可便宜行事
“好一條軍令”
看完之后,武信冷笑連連呢喃著。
以武信如今的官職品級,還夠不上“圣旨”層次。但是,這是兵部軍令,違背者自然是軍法處置,沒絲毫緩和余地。
軍令中部內容比較正常,這是大隋征召令,并無奇怪之處。
讓武信注意的是前部和后部。
前部,顯然兵部已經知道武信在剿匪,明令放棄,而且點名道姓,想推脫給縣尉都不行,肯定有人從中作梗了,這是針對武信
后部,倒不是針對武信,應該是大隋帝國各地各縣都是這情況。但是,以武信看來,這是大隋空虛的表現,大隋將亂的征兆。
縣級地,最高軍隊編制是十萬,絕大多數沒達到,還不算吃空餉的縣。卻要負責十萬大軍的半年后勤,這是逼各地官員加重稅收,收刮平民啊
幸好,大隋帝國也不是不留余地,只說出軍七成,沒具體數字限定;還多了四個字便宜行事
什么叫便宜行事
完全可以想象,這軍令一下,大隋帝國肯定會涌出無數貪官污吏。
更重要的是,各地官員不收刮就很難做到軍令所說,只能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兵部軍令,沒人敢違背,就看各地官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