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路,由大隋九王之天虎王韓擒虎的兒子,名將韓世萼,率三十萬反軍,橫掃河南郡,特別是偏向大隋的世家豪門、宗門幫派等,特別是百花宮、偃月幫、少林寺、嵩岳諸寨等等,確保那些世家豪門和宗門幫派,不會影響東都大戰。
第四路,由帳下謀師,著名大文修李密,率領十萬軍隊,負責招攬河南郡各個勢力,特別是分散在河南郡各處的古蠻殘部,以期協助謀略東都,共建大業。
第五路,由名將李子雄,率領百萬反軍,直擊東都南部,搶占洛水,攔截大隋援軍。
第六路,由李子雄之子李珉,率領黎陽倉撤出的百余萬反軍,攻略東都北部,布防母親河南畔,斷絕水陸大隋援軍。
第七路,由原東光縣尉元務本為帥,率領五十萬大軍,占領東都洛陽西部的慈硐道,封鎖各個路口,攔截東都西邊的援軍。若是事有可為,攻陷雄關之潼關,大業成矣。當然,機會基本為零
第八路,由名將趙懷義,率領十萬大軍,駐扎易守難攻的東都南部的伊闕道,封鎖各個路口。是第五路李子雄軍的補充,預防萬一。
第九路,由頗有威名和能力的兄弟楊玄縱、楊玄挺、楊玄獎、楊萬項等楊氏俊杰,率領投靠楊玄感的江湖豪杰、家族護衛、軍隊精兵等,提前一步,想辦法混入東都洛陽,攪亂東都形勢,以待最終決戰。
第十路,由名聲赫赫,文武雙全的四弟楊積善,負責聯系各路反王、反軍、賊寇等,號召他們共謀東都,共創大業
十路齊出,十方謀略。
當然,所謂十路,是玄感反軍自己傳播出去,用來造勢,號稱十方謀略,千萬大軍。更預示大隋氣數已盡,天下共反。
一時間,天下躁動,風云激蕩,暗流洶涌,群雄并起。
本就遍地狼煙的世道,更為混亂,無數勢力起兵,有世家豪門,有幫派宗門,有平民官軍,有賊匪流寇等等,頗有天下將傾,群雄爭霸之勢。
不過,此次亂世是楊玄感開啟。
無數反隋勢力,公認楊玄感為首,大半反軍舉起響應越王楊氏越王楊素的楊氏的大旗,尊楊玄感為主,共謀暴君,改天換地。
目前為止,還沒什么像樣的起義軍,超過百萬軍隊的勢力者,只有楊玄感一支,號稱千萬大軍;超過十萬軍隊者,暫時沒有,可想而知反軍陣營的慘淡。
如今天下,經過文武圣帝楊廣的多番蹂躪,民不聊生。反軍不是招不到人手,而是養不起,大半是活不下去才起兵,哪有錢糧養太多人
富有的宗門幫派、世家豪門等,很多很多。但是,家大業大之余,更不能草率,那些大勢力基本在觀望,坐等東都之戰的勝負。
那些迫不及待響應楊玄感的勢力,口號喊得震天響,什么千古豪門,百年望族,前朝遺族,千年宗派等,倒也不是騙人,卻基本是破落戶,以前是有那名氣,現在都落魄了,自己都快養不活了,哪能養得起太多軍隊
所以說,會咬人的狗,不叫。蹦的歡者,又沒什么潛力,目光短淺
無論如何,東都洛陽,確實匯聚了天下目光
在大隋帝國和玄感反軍的十方封鎖,全速爭奪中,大勢力全被攔截在河南郡外,卻攔不住無數閑得蛋疼或迫切揚名的江湖豪杰,還有無數勢力的眼線。
前朝鮮卑燕國的慕容山莊之慕容公子,斗轉星移,打遍東都無敵手。
前朝匈奴趙國的冒頓部落之冒頓公主,獸神降臨,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前朝鮮卑魏國的拓跋部落之拓跋公子,戰天霸典,雄霸東都,無人能敵。
佛門禪宗之少林寺的了空和尚,雙八之年,煉成金剛不壞神功,刀槍不入,萬法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