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英雄,這是個群星璀璨的大時代
正道和佛門,可以和魔門聯手,刺殺楊廣這個“大昏君”,替天行道,為民除害。但是,卻不會真和魔門結盟,不會讓魔門發展壯大,更不容許魔門謀奪大隋江山,取大隋而代之,這是陣營和立場問題。
此次東都戰局,表面是反軍和隋軍的交鋒,背后卻充滿了正道、魔門、佛門、士族等四大陣營的影子。
反軍趁機攻城,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眼看即將徹底攻陷東城區。正道、佛門、部分士族等,大舉來援,才壓制住了反軍肆虐氣勢,擋在了東城墻外圍。
不過,反軍陣營也不弱,除了魔門,蠻族是最大助力,甚至比魔門還強大得多,光是蠻族大修士就高達三百余位,蠻族戰士更是驍勇善戰,是攻城主力。
碎石,沙霧紛飛的巨響聲中
一道道大修士氣勢和氣息暴起。
首先是李公公等六位蓮花影衛,隨后是武國公及武府供奉,而后是進入地底的諸多大修士供奉。
數十息間,就有百余位大修士現身,還在以每息兩三位的速度暴增,宛若噴泉狂涌。
如此浩大的聲勢,自然引得戰局細微變化。
正瘋狂肆虐東城墻的反軍及其大修士,紛紛折返,深怕陷入城內無法脫身。便是半空中正以眾欺寡,強勢圍攻隋方大修士的戰場,也猛然一滯。攻勢平緩許多。
“武國公這么快出來了”
知曉倉促攻城原委的反軍大修士,訝異疑惑尋思著,紛紛做出戒備之態。
雖然在場大修士,基本沒和武國公交過手。也沒親眼見過武國公實力。但是,卻對武國公的輝煌事跡有所了解。
最重要的是,剛剛傳聞,武國公在地底遺跡,擊敗了蠻帝。并獨自沖在最前方追殺蠻帝、楊玄感等十四人。反軍七人,僅剩楊玄感和李密逃了出來。還是李密耗費生命和壽命,施展秘法才能脫逃。逼得蠻帝親自斷后,卻被武國公一棍打爆右腿,成為殘廢,這是無數人親眼看到,也是反軍大修士沒敢當機立斷追殺進地底通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蠻帝是什么存在
雖然沒被列入三仙四魔、五神九天王之中。卻是公認和四魔五神同層次的存在,甚至有人認為蠻帝堪比三仙,是蠻族頂梁支柱。所以蠻族才沒被大隋帝國滅族,依舊在各個窮山惡水之地茍延殘喘。
另外,天下皆知,武妖之所以被封武國公,便是親自率軍攔截越王楊素大軍。親手斬了九天王之越王楊素。
這兩大驚世傳聞,雖然絕大多數人抱著懷疑態度,并不相信。但是,盛名之下無虛士,卻沒人敢小覷武國公
“哎還是來晚了東城墻已經陷落明機先生這神棍還真有幾把刷子,算得挺準啊”
沖出地底通道后,武信馭氣懸空,觀察間。戰局大概明了心中。
此時,大半東城墻,密密麻麻擠滿了人,基本是反軍,大半是格外健壯或格外瘦弱的蠻族,戰士或祭司。依舊在東城墻頑抗的隋軍,寥寥無幾。
磅礴浩瀚的鐵血煞氣,無邊無際,籠罩東城墻上空,勢若烏云蓋頂,完全壓制了隋軍煞云
可以說,此時洛水以南的東城墻,已經落入反軍之手。
洛水以南的東城區之八個最外圍城區,大半被戰火覆蓋,烽煙滾滾,烈火熊熊,慘叫哀嚎聲不絕于耳。層層疊疊的尸骸,堆滿了東城區外圍,鮮血染紅了地面。放眼過去,不是鮮血尸骸,便是殘桓斷壁。
難以計數的隋軍,正在反軍猛攻下且戰且退,每時每刻都有數以千計的隋軍陣亡。